原標題:這三項改革,率先“啃硬骨頭” 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受到充分肯定
8月17日,江蘇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改革進入“啃硬骨頭”的攻堅期,江蘇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改為江蘇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是加強黨對重大工作領導的重要舉措。
會議專門聽取全省“放管服”改革、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蘇州工業園區開放創新綜合試驗進展情況彙報,充分肯定這三項改革所取得的成績。
縱深推進“放管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江蘇省先後推出“517”改革、“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3550”改革等創新舉措,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江蘇省委深改委會議指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要加強系統性研究和統籌協調,及時總結各地經驗做法,進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務水準,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江蘇省還將聚焦六個方面發力——
推進“不見面審批”改革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江蘇省編辦、江蘇省審改辦正制定《不見面審批標準化指引》,努力實現江蘇省“不見面審批”事項“三級六同”,即事項公佈、實現方式、基本流程、申請材料、辦理時限、繳納費用在省、市、縣三級實現標準統一。
全面推進“3550”改革。凝聚各地各部門合力,進一步減少環節、優化流程,實現信息共享,推動涉及“3550”改革事項全部實現網上辦理,2018年底前江蘇省所有地區、一般項目常規情況下全部實現“3550”。
完善創業創新環境評價。參照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評價指標,擴展我省創業創新環境評價體系,在原有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和辦理不動産登記等三項指標基礎上,增加企業接電、納稅服務等指標。
深化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總結前期試點經驗做法,解決部分試點地區存在的人員不到位、事項不到位、監管不到位等問題,探索擴大試點工作。
紮實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指導全省45個國家級新區、經開區、高新區開展試點,建立事中事後監管機制,解決“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等問題,2018年底前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做法。
通過機構改革鞏固“放管服”改革成果。深化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逐步實現縣級層面一個領域一支隊伍、鄉鎮層面一個區域一支隊伍。複製國家級開發區、經濟發達鎮簡約高效的體制機制,實現省級以上開發區一層全鏈審批、鄉鎮扁平管理服務。
“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多抓落實、見成效。”省編辦、省審改辦主任俞軍介紹,進一步激發制度活力、激活基層經驗、激勵幹部作為,對率先突破、取得經驗的,及時總結梳理,條件成熟的,及時推廣。
信用管終身,健全新型市場監管體系
社會信用體系是市場經濟的基石。目前,江蘇省公共信用信息系統涵蓋59家省級部門、13個設區市、106個縣(市、區)的290萬戶在業企業、521萬個個體工商戶、7.1萬個民非企業和社團等所有類型市場主體、所有類別行政事項,以及5428.8萬自然人。在庫數據近29億條,在環保、交通、工商、價格、食藥、海關以及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財政資金分配、社會組織管理等20多個領域和行業廣泛應用,信用監管走在全國前列。
江蘇省委深改委會議指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要注意加大數據交換共享力度,著力解決“信息孤島”問題,認真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努力營造誠實守信良好社會風尚。
江蘇省信用辦介紹,將全面開展省級部門和設區市信用建設工作考核。在完成對13個設區市政務誠信建設督察基礎上,總體評價各市工作情況,以問題導向縱深推進政務誠信建設。出臺自然人信用信息查詢服務、異議信息處理等規範。
按照“事前管標準、事中管檢查、事後管處罰、信用管終身”要求,江蘇省將健全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強化公共信用信息在市場準入、行政審批、招標投標、政府採購、行政管理、評優評獎等環節應用,鼓勵各部門出臺懲戒對象名單認定辦法及懲戒措施清單。在南京、無錫、蘇州、宿遷、昆山等地開展守信激勵創新試點,深化新一輪“信用長三角”合作、“信用交通省”創建,力推信用承諾替代行政審批改革試點。
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實施130項重點改革任務
蘇州工業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以來,累計實施130項重點改革任務,其中國家級先行先試任務24項。
探索開放合作新機制。設立全國首個境外投資服務示範平臺,實行“備案為主、核準為輔”新模式,在“一帶一路”沿線22個國家和地區佈局,協議出資額達27.5億美元;改革招商管理體制,以畝産、效益、能耗、環境“論英雄”,2016年新引進項目畝均投資、營收和稅收分別超1000萬元、2500萬元和230萬元;開展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全球保稅維修業務試點等改革,經認定的省級總部機構佔全省的20%;利用國際資本助推自主創新,開展中新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跨國公司資金集中運營等改革試點。
打造創新驅動新模式。設立中外合作創新中心21家,引進大院大所40家,集聚國際名企新型研發機構500余家。先行先試高層次外籍人才及本地居民出入境政策。建立專利導航新興産業發展實驗區,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能産業年均增速30%左右,生物醫藥産業競爭力居全國高新區首位。
優化管理體制新格局。疊加複製自貿區、自創區政策功能,推廣52項自貿區經驗,每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約1.5萬家,是改革前的2.7倍。實施大部制機構改革,95.2%的審批業務可實現“不見面審批”,基本實現“2333”改革目標。智慧城市架構基本形成,中新社會治理合作試點持續深化。
在2017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蘇州工業園區蟬聯全國第一。在國家級高新區排名中,園區升至全國第5位。前不久,商務部向全國推廣蘇州工業園區11條改革經驗。
按照江蘇省委深改委會議要求,蘇州工業園區將編制實施開放創新綜合試驗2.0版,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産業園區,努力成為國際投資貿易最便利、行政服務最高效、綜合治理最規範、法治體系最完備的區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