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運回暖 南京武家嘴再造4艘萬噸輪
南京日報  2018-09-17 16:35:42

  “原標題:金陵第一村”重回造船業 水運回暖,武家嘴再造4艘萬噸輪

  再過幾天,高淳武家嘴村新造的“鑫武12”號1.25萬噸貨輪將下水測試,預計11月就可進入江海航行。隨著水運明顯回暖,武家嘴村計劃新造4艘這樣的萬噸輪,以優化貨輪運力結構,繼續提升水運競爭力。

  9月14日上午,南京日報記者探訪了武家嘴村租賃的一處造船基地,一艘高10.5米、長129.8米的紅色巨輪已基本完工,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升降錨調試。並排不遠處,另外兩艘同樣大小的巨輪正在同時建造,預計今年內將相繼下水。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鑫武12”號貨輪下水後,原址將開建第四艘萬噸輪。4艘萬噸輪的建造方都是有“金陵第一村”美譽的武家嘴村。這標誌著自2016年退出造船業以來,武家嘴審時度勢,重新轉身殺回造船業。

  武家嘴靠水運業發家。改革開放以來,武家嘴水運業逐步提檔升級,從當初的百噸船發展到千噸級,再從千噸級躍升到萬噸輪,逐漸形成了大、中、小船舶優勢互補,市場、技術、信息資源共享,集裝箱、散貨等多種運輸相容的水運格局。

  然而,2015年前後,受長江沿線水運運力過剩,以及水泥、黃沙、煤炭等運輸訂單銳減因素影響,造船、水運産值遭遇斷崖式下降。對市場風向極度敏感的武家嘴人當機立斷,2016年果斷退出造船業,同時逐步調整貨輪運力結構,養精蓄銳靜待新的時機。

  2017年以來,國家逐步加大環境保護力度,一批低效鋼廠陸續關停,武家嘴村黨委書記武繼軍敏銳地嗅到了新的商機。果然,從去年6月起,水運業明顯回暖,此前的“有船沒貨”開始轉向“有貨沒船”。武家嘴結合新的市場特點,再度撥轉發展航向,決定自主建造4艘1.25萬噸的江海直達貨輪。

  1.25萬噸江海直達貨輪“江海兩用”,是目前可以同時穿江入海的最大噸位貨輪,將幫助武家嘴進一步拓展高端運輸市場,實現由傳統水運業向現代航運物流業的跨越。

  敏銳捕捉市場風向,讓武家嘴總能“快人一步”。“環保要求提高,鋼材因為供應量減少價格上漲,造船成本勢必提高了。”武繼軍説,2017年10月初,武家嘴在南鋼訂了1萬噸鋼材,僅過了3個月,每噸鋼材價格就上漲了1000多元,僅此一項,武家嘴就節省了1000多萬元成本。

  “鑫武12”號等4艘1.25萬噸巨輪下水後,武家嘴集團下屬水運公司擁有的萬噸以上貨輪將達11艘,萬噸輪佔比攀升至約60%,水運運力結構進一步優化。(南京日報 記者 周愛明 胡英華)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