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蘇司法行政85項審批事項實現“一網式”服務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9-18 11:05:00

  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朱遠明 通訊員 張全連 邢媛媛):近日,超9成江蘇司法行政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不見面審批(服務)比省政務辦要求的80%高出13.5%,在審批總量年凈增三成的情況下,行政相對人有效投訴大幅減少,公開服務“六項承諾”“六個不準”。

  12345在線滿意度連居江蘇省級部門首位

  9月2日,高華律師執業證書破損,不能正常使用,無法脫身回去辦理,於是他撥打12348法律服務熱線電話求助。蘇州市司法局工作人員引導高華登錄江蘇律師服務平臺,將申請資料拍照上網申請,很快,一張嶄新的證書快遞郵寄到高華手中。高華換發律師執業證的親身感受,是江蘇利用信息化實現減證便民行動的一個縮影。 

  為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2017年10月,江蘇省司法廳打破“信息孤島”,啟用一站式審批服務平臺,在全省推進“在線諮詢、網上申請、網上審批、網端推送、快遞送達”辦理模式,85項審批事項實現“一網式”服務,讓辦事群眾“零跑動”。江蘇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王君悅介紹。

  權力“瘦身”,審批便民。以業務量佔比最重的律師執業證申領為例,一年多前,非港澳臺律師執業證的辦理要經歷本人攜帶材料報送縣、市司法局審批,經初審後報省廳終審等步驟。材料親自送,審批層級多且不透明,審批週期為一個月。

  向審批程式“宣戰”後,實行審批“觸網”,江蘇省司法廳建立統一的電子檔案庫,免去材料寄送,轉由設區市存檔保管,這樣既方便管理部門隨時調取,又省下“馬路”上的運送時間。

  江蘇省司法廳用好“互聯網+”關鍵一招,不僅重塑了審批流程,也讓流程“黑盒子”愈發敞亮。與“網上辦”相呼應的是“不見面”、快遞送。申領資料上傳、審批流程上網,證照完成後郵寄個人。相對人只需遞交材料,在家就可“坐享”拿證。

  江蘇省司法廳推進網上全程辦理。相對人憑身份證號登錄“江蘇律師服務平臺”,像查快遞運輸一樣查看個人的“單號”,審批動態盡掌握,審批結果全公示,“陽光”操作,讓申報人“不推一扇門、不找一個人、監督可到人”,有效杜絕了“超期辦件”和“人情辦事”,最大限度提升行政相對人改革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激活審批提速動能

  “初審通過的當天就報送省廳終審。對於此類業務,我們從以前20天‘摳’到目前平均辦結時限為6.55天。”9月13日上午,泰州公共法律服務大廳行政審批窗口工作人員李蓉接受電話諮詢時,給出了詳細的回答。

  李蓉介紹,最近第三方測評中,泰州司法局審批辦件品質群眾滿意率達98%以上。

  “像泰州這樣集成共享信息資源,提速審批效率的例子在全省俯拾皆是。” 江蘇省司法廳行政審批處副處長、廳駐省政務服務中心首席代表徐華説:“放要放得開,管也得管得好。”

  一年來,江蘇省司法廳聚力改革創新,破局探路,細化任務,層層壓實責任,明確“不見面審批(服務)”施工圖、時間表、責任鏈,激活審批提速新動能,理順管理體制,將分散在各部門的審批事項相對集中,由行政審批部門承擔,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江蘇省司法廳成立行政審批處,全省13個設區市均設立行政審批工作機構,其中絕大多數實現職能歸口管理、業務集中辦理。

  全省面對相對人的一線政務服務窗口基本告別收發室、諮詢臺的“形式”定位,前臺窗口被賦予初審權力,行政審批人員專職隊伍建設實現“一插到底”。

  江蘇省司法廳對於司法鑒定等專業性強的和複雜疑難審批事項,多制並舉,實施專家評審、處際協調會議制度,力促業務、審批處室變“接力跑”為“齊步走”,“兩張皮”擰成高效惠民“一股繩”。江蘇司法廳減少審批層次,對律師執業申請和登出、市內轉所、律所負責人和資産變更以及名稱核準等審批權限,嘗試賦權南通、淮安、鎮江、泰州等4個設區市,在市級實現集中高效審批,促使審批層級進一步精簡,審批離群眾更近。

  江蘇省司法廳加強政務數據共享機制,與公安系統實現基礎數據共享,率先推出戶籍地在江蘇的律師執業申請等免開“無罪證明”的便民措施,免去行政相對人往返派出所之苦,同時,以個人承諾形式取代品行良好證明,如證明不實,將記入個人徵信檔案。江蘇省司法廳建立首席代表負責制,授權行政審批負責人代替廳長辦公會行使許可權力,行政許可事項全部由首席代表負責簽字,終審環節與初審環節“無縫銜接”,實現“服務零時差”,行政審批效率大大提升。據統計,省廳層面一般審批業務比以往縮短5個工作日左右。

 聚焦“服務更優”目標

  9月3日,常州小夥吳超(化名)想早點拿到執照辦理一起法援案件,提出請求後,江蘇省司法廳按規定允準優先辦理,兩天后吳超就拿到了證照。

  “行政審批工作提速優化被省廳納入2018年十項惠民實事。”常州市司法局局長張加林介紹到,2018年初,江蘇省司法廳向社會公開承諾“提供免費寄送、加急服務”等便民舉措,吳超的三個“沒想到”是江蘇司法行政審批“越來越便民”的生動注解。

  “放管服”放出活力動力,圍繞優化行政審批服務品質,揚州用微信群實現部門間、單位間審批數據共享,當事人無需重復提供材料;鎮江著眼縣域律師發展不平衡問題,形成萬字調研報告,引導律所到資源欠缺的地域設分所;淮安根據辦理事項制定申請材料清單,精準推送有需要的相對人;連雲港公開窗口人員手機號碼,提供預約服務、延時服務,不以下班為藉口讓相對人多跑腿。

  “‘環節再簡化,時間再縮短。’是2017年6月省廳聯動開展‘進百律所訪千律師’大調研活動中,聽到最多的呼聲。” 江蘇省司法廳行政審批處處長何祝榮説。

  江蘇省司法廳為實現“服務更優”目標,在傾聽群眾需求的同時,研究出臺《關於全面推進全省司法行政審批工作改革的實施意見》《行政審批工作規範》等便民實招,使“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進入“有軌快車道”。

  在此基礎上,江蘇省司法廳提出“嚴格按照不見面和見一次面清單推進審批工作,徹底杜絕超期審批現象”等“六項承諾”,厲行“不準為審批事項打招呼、遞條子,不準在審批服務中推諉扯皮、故意刁難”等“六個不準”,以公開承諾方式接受社會監督,受到群眾高度認可。

  江蘇省司法廳明確省、市、縣三級審批部門責任清單,將“不見面審批(服務)”列入各部門績效考核評價,分類編印辦事須知,列明材料清單,提供辦事流程圖、材料樣本,推行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預約服務、服務禮貌用語和禁忌用語,強化制度剛性約束,打造“不見面審批”惠民品牌。

  江蘇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柳玉祥表示,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將繼續把“放管服”改革作為轉變司法行政職能的“先手棋、當頭炮”來抓,衝破“天花板”束縛,激活澎湃動能,在提升“放”的含金量,增強“管”的有效性,提高“服”的滿意度上下功夫,以久久為功的韌勁,確保江蘇省委、省政府和司法部各項改革任務貫徹執行到位,確保政策紅利惠及辦事群眾。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