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鄉村建園區 “土著”成員工
南京日報  2018-09-29 16:34:06

  原標題:城市發展拓寬農民增收路——鄉村建園區 “土著”成員工

  80後“土著”村民張康,在昔日的鄉村,如今的楚翹城、雨花客廳等地連開了多家“布利斯”蛋糕烘焙店,門店打出的口號是“立足軟體谷、服務工程師”……隨著南京各區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大量鄉村村民隨之拓寬了增收路,鄉村變園區助力村民變為員工。

  棲霞區棲霞街道攝山村是一個擁有3900多居民的大村,隨著棲霞山片區建設的提速,截至今年全村已全部實現搬遷徵收。談起鄉村的變化,村黨總支書記陳俊感慨良多:“村民們沒田可種,但也沒有閒著,大多數人早早就成為了上班族。” 

  村民變員工,源於片區建設開發帶來的福利。棲霞山打造文旅度假區的規劃建設啟動後,光是華僑城一個項目就要招1000多名保安,陳俊説:“這麼大的用工需求,提供的又不是技術含量特別高的崗位,周邊居民是最佳人選。”為此,村裏組織了多場職業技能培訓。離攝山不遠的南京經濟開發區同樣需要大量員工,村裏又增加了叉車操作等技術培訓,村裏的年輕人紛紛報名參加,這個技術工種收入高於保安,自然引來眾多村民。 

  樺墅村黨總支副書記賴睿介紹,附近的萬達茂提供的崗位多、工資高,村裏很多沒有固定工作的人,都成為了萬達的員工。村裏有100多戶低收入家庭,之前村裏為他們提供公益崗位,每人每天有60元補助。如今走上萬達茂的工作崗位後,低收入家庭戶均增收2000多元。西崗街道的統計數據表明,今年街道新增就業300多人,大多入職萬達茂。據悉,萬達茂自6月開業以來,已吸納就業2000多人,大多是以5公里為半徑的西崗、龍潭、棲霞等街道的村民。

  城郊接合部的鐵心橋地區,是昔日的“城市大菜地”和外來務工人員聚集地。得益於近幾年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的大發展,這裡如今已是互聯網産業集聚區、南京乃至江蘇省的軟體重鎮——中國(南京)軟體谷。被網友戲稱為碼農“宇宙中心”的十里軟體大道,兩側遍佈著十多個各類軟體園區,企業總數超過2000家。

  得天時地利之便,鐵心橋昔日的村民們有了在家門口賺錢的好營生。家住春江新城社區的90後小戴也是拆遷安置房居民,鐵心橋街道建成了青年大學生創業基地後,他率先入駐辦了一家網絡軟體公司,産品面向互聯網流量行銷等領域,生意做得順風順水。創業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像這樣的本地大學生創業者,有統計的就有60多個,直接帶動當地就業330多人。 

  軟體産業項目一批批落地、現代化園區一座座崛起,帶來的富民效應顯而易見。借助地處軟體谷腹地的“天時地利”,當地青年大學生“家門口開公司”已成潮流。就算是當地的“4050”居民,也樂於通過社區招聘進園區工作,從物業管理到經濟網格員,穿上西裝、家門口上班,成了他們“最有面子”的一件事。( 南京日報 記者 于潔塵 王聰 李凱)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