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州興化:讓生態新經濟興起來
新華日報  2018-10-09 10:58:46

  原標題:勇當“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排頭兵 興化:讓生態新經濟興起來

  8月下旬,泰州興化市洋汊蕩、烏巾蕩、陳堡草蕩退圩還湖工程實施方案通過審查,開始進入具體實施階段,將來可恢復自由水面36.5平方公里,恢復湖泊的調蓄、供水、生態等功能。至此,興化已有6個湖泊湖蕩退圩還湖工程實施方案通過審查。

  7月28日,由興化市政府、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主辦的“垛田故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及特色農産品分享會”在央視七套演播大廳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向全球推介以興化垛田為代表的中國農業文明。此前,專家組曾進行初步估算,興化垛田傳統農業系統綜合價值約為687億元。

  “水域面積佔興化總面積的四分之一以上,水的品質決定興化生態的品質、決定未來發展的品質。”興化市委書記李衛國告訴新華日報記者,作為裏下河地區核心腹地,興化共有20個湖泊湖蕩、1萬多條河流,被稱作“魚米之鄉”。要讓興化成為一座聽得見鳥鳴、記得住鄉愁、讓人情不自禁深呼吸的天然綠色氧吧,在新一輪發展中建設裏下河生態經濟示範區,是興化從傳統老路跟隨者到發展新路探索者的華麗轉身,也是拓寬發展新空間的關鍵一著。該市全力開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裏下河國家濕地公園等創建工作,做好“生態+”文章,生態經濟風生水起。

  4月16日,“才智興化——2018院士專家興化行”活動舉行,首批簽約44個生態科技項目,併合作對接209個生態科技項目。興化市副市長周斌介紹,每個生態科技項目都由教授或博士領軍,對接一個産品或課題。該市今年以來緊扣生態産品、綠色産業、現代農業及生態田園旅遊等,啟動“百項教授博士生態科技項目簽約興化行動計劃”,強勢助推興化走“産業綠色化”之路。

  興化市明確提出,建設江淮生態經濟區,這是在保護生態前提下的經濟區,而不是單純的保護區,必須堅持經濟生態化、産業綠色化,切實做到以生態引領工業轉型、以生態提升農業效益。2018年上半年,該市已對435家企業925台中(工)頻爐實施關停拆除,研究制定不銹鋼産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力推綠色化發展。同時,穩步推進高標準農田、糧食生産功能區劃定試點兩個國家級項目,成功獲批全國高産創建整建制示範縣,農産品品質安全績效評價獲評全省第一等次。圍繞推進功能農業生態高值化,該市還將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精準農業、品牌農業、休閒創意及觀光體驗農業,推進農業與旅遊、康養等産業融合併進,構建“接二連三”農業全産業鏈。

  加強生態涵養,變“靠水吃水”為“靠水養水”。興化市大力推進以生態濕地為重點的治理修復,加快裏下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推進得勝湖、平旺湖等退圩還湖,恢復提升河湖生態功能。該市還堅持水岸同治,全力推進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穩供水、抓節水“五水共治”,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

  青青翠竹映襯著主入口大門樓,廣場、通道上石材與古條磚相間,臨水準臺、碼頭錯落有致,村史館、大禮堂等新落成。走進千垛鎮東羅村,一幅“碧水東羅”美麗畫面躍然眼前。泰州興化市東羅村黨總支書記羅寶田指著新建成的村民食堂説:“這屆世界盃舉辦期間,村民和遊客們聚在食堂裏看球賽,氣氛熱烈。如今,這裡還是東羅村民辦紅白喜事的主要場所。”

  東羅村是首批省級特色田園鄉村試點之一,全省共45處列入該試點,興化就有3處。該市大力推進“旅遊+鄉村”,先期建好包括東羅在內的3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並統籌開展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鎮村”“美麗鄉村”“水美鄉村”“綠化示範村”創建,留住水鄉韻味。

  致力於“護好生態”“種好風景”,興化加快國家田園綜合體和省市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以點上示範帶動整體提升,形成“生態越美麗—發展越興旺—百姓越幸福”的良性循環。最近兩三年,通過放大“興化垛田”這一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效應,並打響興化龍香芋、興化大米、興化大閘蟹、淡水魚鮮等農特産“金字招牌”,興化相繼被評為中國十大鄉村旅遊目的地、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綜合發展實力十強市,“千垛花海”“水上森林”等生態旅遊品牌越叫越響。2018年上半年,興化市接待遊客445萬人次,旅遊收入達32億元,千垛景區獲評美國CNN“2018世界最美旅行相冊”。(新華日報 記者 顧介鑄 趙曉勇 劉宏奇)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