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通崇川推動理論創新成果走向大眾 百姓關心啥,課堂就宣講啥
10月8日下午,南通市崇川區百花苑社區金桂飄香、歌聲陣陣。國慶節後首場微黨課在社區小遊園一角的板凳課堂開講。為調動大夥兒聽課情緒,社區百善網格黨支部書記、文藝骨幹周榮華率先登臺,以一曲《最美的歌兒唱給媽媽》開場,帶動臺上台下齊聲合唱。
崇川區是南通全市“三堂融合”試點的“龍頭先鋒”。“用百姓‘身邊有、聽得進、用得上’的理論宣講‘小微課堂’,激活爭當全省‘龍頭先鋒’的動能活力。”南通市政協副主席、崇川區委書記吳旭介紹,今年以來,該區持續深化理論課堂、道德講堂、社科學堂融合建設,截至目前共建有社區講堂106個,其中街道級示範講堂10個,實現了全覆蓋。
百姓聚在哪兒,課堂就開在哪兒。崇川區各街道社區將課堂“搬”到百姓身邊,開展小規模、短時間、面對面宣講。一間間“小微課堂”化整為零,將黨的理論成果“送”到街頭巷尾、企業廠區、田間地頭。
“今天我們來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第十五講……”10月10日,南通老城區的一間小院裏,一批老黨員圍坐在一架絲瓜藤下,由支部書記帶領,學習黨的理論。“老同志大都行動不便,與其召集到社區上‘大課’,不如就近在自家院裏開‘小課’。”和平橋街道濠陽社區黨委書記張軍介紹,針對轄區老齡化較突出這一特點,社區推出“足不出院聽黨課”,將理論課堂“搬”進鄰裡庭院。
“小微課堂”線下線上百花齊放。觀音山新城組建起48個“理論講習點”,把課堂“搬”進車間、商鋪、大棚、過渡房;狼山鎮街道在黨員中心戶家中建起“黨員會客廳”;虹橋街道把道德講堂延伸到鄰裡樓道;鐘秀街道開通“宣講直播間”,在線人數突破5000人;該區依託“崇川在線”微信公號開設網上課堂,10萬“粉絲”線上看視頻、上黨課。
百姓關心啥,課堂就宣講啥。崇川“三堂融合”用針對性、實用性強的宣講內容引來目光、留住受眾。
走進鐘秀街道左岸意庫園區黨群服務站,一股青春氣息撲面而來。“我們是文創園區,企業裏年輕人較多,黨群工作要是沒特色,吸引不了年輕人。”服務站負責人錢妤説:“宣講員全是80後90後,平均年齡不到30歲,年輕人之間有共同語言,宣講效果更好;除了理論宣講,還有稅收政策解讀、知識産權保護、普法等講座等。”
內容為王,直擊百姓關注點。2018年,觀音山新城把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送進田間地頭,將草莓種植大棚變成臨時課堂,為村民答疑解惑;邀請黨的十九大代表李蘭女進企業宣講“工匠精神”,回應職工關注的政策福利等問題。10月8日下午,百花苑社區“科普大學”開課,一場主題“合理用藥原則”的社科學堂,吸引上百名老年居民參加。
以“三堂融合”為載體,黨群服務不斷向基層下沉,基層黨組織凝心聚力,吸引越來越多人向黨組織靠攏。上月,左岸意庫園區企業妙點空間設計公司總經理繆穎,向園區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從去年4月開園之初的零黨員,到目前,園區已擁有4名黨員、1名入黨積極分子。
崇川在商務樓宇、企業園區開設“三堂融合”課堂27間,吸引千余名企業黨員職工參加,今年以來先後開展各類活動1100余場。“三堂融合”不僅向基層傳遞了黨的聲音,也給崇川帶來了“看得見”的真金白銀。
近年來,崇川樓宇經濟異軍突起。站上277米高的新區會議中心,樓宇林立的中南商務區盡收眼底。産城融合倒逼高端産業向樓宇集聚,但要留住企業,政府的後續服務不能“掉隊”。在17號樓辦公的南通華翔電梯工程公司總經理張峰説,2018年初,樓宇服務處請來公益律師,幫他們解決了公司個別員工消極怠工問題。9月,張峰大費周章將公司註冊地從如皋變更到崇川,“在這裡交稅,值!”
“這裡每棟樓都是一座‘無煙工廠’‘吸金大廈’,半數以上樓宇年利稅過億。”文峰街道黨工委書記陸燕介紹,商務區18棟樓宇現入駐企業1500余家,2017年樓宇全口徑稅收近11億元。“好服務正在不斷轉化為商務區的發展動力。”
“崇川區‘三堂融合’不是‘一陣風’,而是天天唱、月月唱的‘四季歌’。”崇川區區長錢鎖梅介紹,該區將理論宣講納入“四個全面”考核,同時出臺激勵機制和處罰機制,在黨的理論宣講基礎上更為突出針對性、實用性,為爭當“一龍頭三先鋒”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思想動能。(新華日報 記者 陳 明 賁 騰 徐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