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廣安寧療護 多道梗阻待打通
南京日報  2018-10-26 18:52:53

  原標題:床位偏少、缺乏專業人員、醫保有“紅線” 推廣安寧療護,多道梗阻待打通

  不怕死亡,但懼怕死亡前的痛苦折磨,這是很多生命走到末期的人無奈而又現實的想法。讓最後的時光少一些疼痛,帶著尊嚴謝幕,安寧療護被委以重任。不過,在安寧療護被越來越多病人接受的當下,相關配套有梗阻、從事安寧療護的機構和專業人員太少等矛盾也日益凸顯。 

  10月31日就將迎來77歲生日的陳老先生,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從9月初被醫生宣佈沒有救治希望後,老人和家屬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在寫有“拒絕緊急情況下的搶救性治療”等條款的承諾書上簽下了字。10月25日起,老人正式住進市胸科醫院呼吸內科病區新近布設的安寧療護病房。 

  墻上歡快跳躍的小麋鹿貼畫、或黃或粉的鮮花挂畫、橙色的沙發、粉色碎花的床單被罩……和普通病房相比,安寧療護病房裏溫馨而寧靜得多。陳老先生的兒子告訴記者,2016年12月父親被確診為中期肺癌,2017年1月接受了手術,後又進行了化療、放療等,今年9月初,父親到醫院復查,腫瘤已全身轉移,老人選擇放棄治療回了家。讓他難以接受的是,可怕的癌痛讓他吃不下、睡不好,度日如年。本月初,老人不得不再次住進醫院接受干預治療以減輕疼痛。“老人和家屬均有一個強烈的意願,即在最後的時刻,不要刻意加速或減速生命進程,而是在痛苦儘量小的過程中離開。”呼吸一科護士長周麗娟告訴記者,老人因此成為病區新設置的安寧療護病房的第一位患者。 

  “我們無法計算死亡到底有多少種形式,但它一定不是只有‘痛苦’這一種結局。”市護理學會一位負責人表示,對預期壽命小于6個月的患者開展安寧療護,給予人性化的關懷和照護,不僅可以降低醫療資源的浪費,還可以提高從優生到優逝的國民健康品質,體現社會的文明和進步。 

  國家衛健委2017年曾專門出臺文件明確“安寧療護中心”的設置標準,省衛計委也出臺文件要求各設區市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護理院等為重點設置安寧療護床位。“安寧療護要順暢推行,還有很多梗阻要打通。”市胸科醫院大內科護士長唐瑤告訴南京日報記者,在現行醫保制度下,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醫院,都不能逾越“人均人頭比”和“次均費用”兩條醫保高壓線,即有封頂要求。“臨終病患住院時長少則10多天,多則數月,但醫院必須考慮到醫保結算,一旦抵達‘紅線’,部分病患不得不轉院或者乾脆選擇自費住院。”唐瑤説。 

  安寧療護床位偏少的矛盾也日益凸顯。“按照國家出臺的標準,我們希望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這個領域,但目前安寧療護除了藥費、床位費有明確收費標準外,其他如心理輔導等尚沒有明確收費標準,社會資本對此積極性不高。”市衛計委醫政處處長李正斌告訴南京日報記者,南京市正通過醫聯體建設解決老百姓的需求,例如雨花臺區賽虹橋、江寧東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均辟出了安寧療護病房。另外,也在鼓勵廠礦企業醫院、民營醫院等開展這方面的業務。在李正斌看來,所有醫療機構都應有這樣的設置,“專家們正在向國家相關部門呼籲在二、三級醫院等級評審時,將安寧療護床位的設置比例作為一條硬杠杠。” 

  一位業內專家表示,從事安寧療護的專業人員太少也是一個瓶頸,“大多數專業人員缺乏系統全面的安寧療護理論知識,尤其是人文學和社會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這會影響安寧療護的效果。” 

 (南京日報 記者 顧小萍 )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