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無錫宜興生態保護引領産業轉型
新華日報  2018-11-14 09:25:29

  原標題:奮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宜興:生態保護引領 産業轉型升級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無錫宜興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飛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真實寫照。”近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十縣十鎮十村十企”調研組走進宜興市,對宜興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留下深刻印象。

  山水相依,美麗宜興。改革開放40年來,宜興探索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和諧共生、協調共榮的綠色發展之路。而今,“綠水青山”已成為宜興高品質發展不可替代的“金山銀山”。

  生態立市,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環境

  10月18日,《宜興市城市總體規劃》經省政府審議,獲得原則通過,成為全省首個省級城市總體規劃獲通過的改革試點城市。按照《總體規劃》,宜興將724.97平方公里範圍劃定為生態空間,約佔宜興全市域面積36%。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是宜興一以貫之的發展理念。改革開放以來,宜興逐步確立“環境立市、生態立市”的發展理念,立足自身優勢,統籌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不斷開闢生態文明建設新境界。

  宜興擁有48公里太湖岸線,境內有9條省定主要入湖河道,年均入湖水量佔太湖西線近2/3,對於治太全局舉足輕重。過去5年,宜興累計投入35億元用於太湖治理,保障太湖連續11年安全度夏。

  走進宜興市城市污水處理廠,監控室大螢幕上顯示的實時數據讓人欣喜:COD低於國家標準50%,總磷不到國標的20%,氨氮不到國標的15%。處理廠負責人介紹,目前宜興共有12座污水處理廠,城區和集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96%和86%。

  三山兩水五分田,三氿穿城似珍珠,宜興擁有我省乃至長三角地區不多見的生態稟賦和優美的自然環境。“十二五”期間,宜興累計關停琉璃瓦企業275家,淘汰水泥落後産能600多萬噸、造紙能力10.5萬噸/年、印染生産能力1500萬米;在全省縣級市率先開展PM2.5自動監測,城市空氣品質優良率保持在95%以上;在全國率先實現供水、供氣、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建設管理等城鄉公用事業一體化;安全供水率、林木覆蓋率、空氣品質優良率等生態指標全省領先……目前,宜興已獲評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生態市和中國人居環境獎,正在為創建全國首個生態保護引領區而努力奮鬥。

  綠色驅動,産業轉型繪就清亮底色

  “山水之脈,靈秀滋養;稟賦豐厚,流光溢彩。”為了這一方好山好水,宜興一方面堅定治污減排給環境做減法,一方面力推轉型升級為産業做加法。

  “作為熱電企業,協聯在巔峰時期轉型升級,實現從傳統産業向新興産業跨越。”江蘇國信協聯能源公司,近年來相繼啟動總投資20億元的燃氣熱電聯電項目和年産“綠電”2.5億千瓦時的生物質能發電項目,成為國內首家燃煤、燃氣、生物質發電“三元”並存的大型熱電企業。改革開放以來,宜興市持續對傳統産業進行高新化、信息化、低碳化改造。僅近兩年,全市就有1200多家傳統企業進行工藝升級和清潔生産,全市萬元GDP能耗下降25.1%。

  “淘汰落後産能騰出發展空間,發展壯大新興産業,形成更高端的産業集群,實現更高水準發展,才能根本解決污染問題。” 宜興市委書記沈建這樣闡述生態保護與産業強市的關係。

  2016年,總投資30億美元的中環積體電路用大硅片項目落戶宜興,填補我國在大尺寸積體電路用硅片領域的空白;2018年,總投資20億元的德融科技砷化鎵光電元器件項目,3台主設備順利實現量産。隨著産業強市戰略的深入推進,一個以高端電纜、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構成的戰略新興産業板塊正在宜興的青山綠水間快速崛起,為宜興創建生態保護引領區構築堅實的産業基礎。

  鄉村振興,文化滋潤彰顯優雅氣質

  對於擁有7000年制陶史、2200多年建縣史的宜興來説,文化,是這座城市最深厚的自信,也是推動發展最持久的力量。

  陶文化,是宜興的一張“世界名片”。2013年以來,宜興連續高水準舉辦國際陶文化節,“中國陶都·陶醉中國”的城市品牌深入人心。宜興聚集各類陶瓷生産企業700多家,家庭陶瓷作坊達到數千家,形成原料探礦、開採、加工、銷售等“一條龍”産業鏈,全市陶瓷相關從業者超過10萬人。“紫砂陶手工製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宜興紫砂成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世界制壺中心”“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等稱號讓宜興擁有世界級文化美譽。

  如果説,生態繪就宜興秀麗的容顏,讓人近悅遠來;那麼,文化則彰顯宜興優雅的氣質,讓人流連忘返。2015年起,宜興以創建“一村一文化、文明沐農家”為抓手,大力挖掘村莊文化,逐漸形成南門村“農耕”文化、茗嶺村“愛敬”文化、梅家瀆村“家風”文化、上壩村“移民文化”等一批彰顯歷史傳統和地方特色的鄉村文化,帶動鄉村旅遊蓬勃發展。去年,宜興共接待遊客2358.3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248.32億元。紫砂陶藝、書畫收藏、文化旅遊、歌舞娛樂、圖書報刊、影視演藝、廣告傳媒、文體健身等八大類文化産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超過3%。(新華日報 記者 馬薇)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