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建鄴:圩堤洼地崛起“塔尖”城區
新華日報  2018-11-15 09:21:02

  原標題:定位高 産業興 百姓富 建鄴:圩堤洼地崛起“塔尖”城區

  “建鄴區在不斷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中謀發展促發展,實現了從老城向新城的華麗轉身。”“十縣十鎮十村十企”調研組在南京建鄴區深入調研後,得出這樣的結論。

  曾經,圩堤、濕地是建鄴的主要風貌。改革開放之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建鄴區解放思想、迎難而上,一座定位高、産業興、百姓富的“塔尖”城區在揚子江畔崛起。

  退出老城,美麗古都“擁江發展”

  近日,建鄴持續吸引人們的目光——10月12日,阿裡巴巴江蘇總部開工;11月1日,2018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啟幕;11月7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滬外常年展項目落戶……一個個大項目紛紛落地,一場場大活動接連舉行,進入“擁江發展”時代,建鄴已不僅是南京的地理中心,更成為服務南京高品質發展的“排頭兵”“主力軍”。

  十多年前,這片富有現代化、國際化氣質的地區,還是一片圩堤洼地。調研組成員任克強説,“建鄴揚帆起航始於新世紀。2001年,南京作出開發建設河西新城的戰略部署。建鄴區退出老城,進軍河西,成為省市重點打造的河西新城的主體。”

  白紙作畫,務求最美,建鄴人沒有“等靠要”,將主動改革化為發展底色。各項體制機制“破冰”——在全省率先剝離街道經濟職能,街道回歸為民服務本職;推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區級非行政許可審批全部取消,“開辦企業”最優範例達省、市領先水準;在全市率先探索城管體制改革,建立統一的市場化市政設施綜合管養機制;在全市率先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及法律顧問委員會制度;入選國家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

  回望過去,建鄴一次次邁上新臺階、踏上新征程。2002年,建鄴還是南京“一城三區”發展戰略的中心城區;2016年,建鄴被賦予“現代化國際性城市中心”的全新歷史使命。如今,建鄴已成為南京當仁不讓的“塔尖城區”“引擎城區”。

  進入新時代,展現新作為。近年來,建鄴先後試點城市公共信息雙語標識,落地全省首傢具有簽證權的社區一站式外籍人員服務中心,高標準建設青奧村等國際化社區……以全球化視野擴大開放,建鄴成為最能代表南京現代化、國際化形象的“城市客廳”。

  築巢引鳳,創新名城“承建大‘鄴’”

  2018年5月,南京市委常委會集體調研建鄴工作時提出,當前建鄴正處在“城市中心”建設的關鍵期、産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期、發揮疊加優勢的窗口期。聚焦項目之大,更攀産業之新,建鄴在建設一流創新名區上承建大“鄴”、走在前列。

  “公共基礎設施、産業發展幾乎一片空白,這是建設之初建鄴人面臨的全新區情。”調研組成員殷學兵説,扛起城市中心的責任擔當,建鄴一手推動企業向園區集中,一手推動産業向高端發展。在打造新城科技園、河西中央商務區、江東商貿區、中新南京生態科技島四大功能園區後,建鄴今年組建高新區,著力構建“一區多園”發展格局,以金融和科技服務、人工智能為重點的産業加速集聚。

  攻堅克難迎來厚積薄發。近年來,建鄴重大項目推進有序,主導産業不斷升級。去年,阿裡巴巴江蘇總部、小米科技華東總部、科大訊飛南京區域中心等行業領軍企業佈局建鄴;2018南京金洽會上,網易有道江蘇總部、火樂科技華東運營研發總部、中建鐵投集團等一批體量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産業帶動強的龍頭項目簽約落戶;越博動力、江蘇金融租賃等企業接連上市,實體經濟持續壯大;全區集聚各類金融及準金融機構超500家,數量佔全市三分之二以上。

  産業創新升級的波瀾壯闊,換來高品質發展的氣象萬千。統計顯示,建鄴地區生産總值已由2002年的28.59億元,躍升至2017年的422.85億元,增長超過14倍。2016年、2017年,建鄴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始終位居全市第一方陣。

  共建共享,城市中心“幸福宜居”

  建設“省內示範、全國一流”的中心城區,不僅體現為增長有力的經濟指標,更體現為不斷提升的幸福指數。

  “不敢相信,安置房的標準竟勝過商品房!”10月30日,中新南京生態科技島安置房二期——洲島和園和景苑、和平苑交付,南北通透的戶型、錯落有致的景觀、一應俱全的配套讓拿到房子的“島民”紛紛豎起大拇指。

  “新城開發面臨的普遍問題是原住民何去何從。建鄴的實踐證明,新城建設與拆遷安置不是互相對立,而是和諧共生。”調研組成員吳克非説,中新南京生態科技島開發,全島農民全部就地安置,住上精裝高端小區,享受到城市化的最大紅利。

  “農民”變“市民”,是建鄴順應群眾美好生活嚮往的縮影。一系列舉措正讓建鄴向著更有溫度、更有質感、幸福宜居的城市中心蝶變——看教育,學區制管理、集團化辦學“雙輪驅動”,建鄴連續幾年在全省教育現代化建設水準監測中蟬聯全市第一;看醫療,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和各類公共場所衛生監督覆蓋率100%,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覆蓋率100%;看文化,江蘇大劇院、保利大劇院、區圖書館新館相繼建成,建鄴書房“悅讀”活動場場爆滿。

  2018年9月,在第三屆中國社區治理論壇上,建鄴的一項改革獲國家民政部點讚。建鄴區打造的以“微平臺、微行動、微實事、微心願、微星光”為主題的“五微共享社區”成為居民表達民生訴求的新渠道,也成為黨員、志願者為民服務的新平臺,上線一年多為群眾解決“微心願”50多萬個。

  資金向民生投入,資源向民生傾斜,在建鄴,改革發展的成果正為居民群眾共享。建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市前列;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在全市民生幸福建設滿意度測評中,建鄴均居南京市首位。(新華日報 記者 鹿琳)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