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報道(顧紅艷 沈天楠):11月17日,第三屆“南京論壇”(“南京論壇2018”)在南京開幕。論壇由南京大學與韓國崔鐘賢學術院聯合主辦,以“理解與對話——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為期兩天,旨在為亞太人文交流與文化創新、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區域治理與安全合作提供學術新見、理論前瞻和決策支持,為地方及區域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文明永續貢獻智慧。
本屆論壇,匯集了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位專家學者、政要及社會人士參與,圍繞“海上絲路與海洋合作”“亞太治理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亞太歷史、現狀與未來”“東亞文明與文化創新”“醫藥生物新技術與生命健康”等議題展開對話與研討。這是江蘇省和南京市的一張重要國際名片,也是繼“北京論壇”“上海論壇”和“天津論壇”之後第四個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高端對話平臺。
論壇開幕式由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主持。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江蘇省副省長王江,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藍紹敏分別發表致辭。
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主持論壇 佘治駿 攝
呂建在致辭中表示,中華民族自古便有著和睦共處、和衷共濟的價值追求和社會理想。人類命運共同體、亞太大家庭的共識形成和努力構建,離不開政府、高校、企業、非營利性組織等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和努力。在日益交融、命運與共的當代世界格局中,南京大學正不斷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探索全球合作新機制,為科技文化創新、人類和平與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努力。
呂建對教育部、江蘇省委省政府和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也對韓國高等教育財團、韓國崔忠賢學術院與南京大學開展的富有成效的交流合作致謝。他説,本屆論壇將全方位、多角度地討論與回應亞太合作和區域發展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力求為亞太人文交流與文化創新、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區域治理與安全合作提供學術新見、理論前瞻和決策支持。他相信,本屆論壇必將成為一次切磋新見、共創未來的學術盛會,必將為全球科技文化合作交流、區域發展和人類和平進步作出新的貢獻。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南京大學校長呂建致辭 佘治駿 攝
崔泰源在發言中闡釋了自己對共同體、共享和未來三個概念的理解,他表示,企業不僅是為了經濟利益,也承擔著社會價值的使命。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借助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加強與中國的合作、與亞太地區共同努力對於實現這一使命具有重要意義。他希望南京論壇能夠成為一個集思廣益、提供解決思路的平臺,為人類共同體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藍紹敏表示,南京論壇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立足亞太,聚焦熱點,推進合作”為宗旨,在凝聚各方共識,促進産業發展,推動多元交流等方面建言獻策,提出了很多富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南京方案,為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希望與會的嘉賓能夠激發靈感,暢所欲言,探索新辦法,貢獻新智慧,實現更高品質更高水準的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藍紹敏分別致辭 佘治駿 攝
王江在致辭中表示,2018年論壇以“理解與對話——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並設五個分論壇,著力為亞太人文交流、科技進步、區域治理等提供學術和理論支持。他希望南京論壇高點定位,高位發力,打造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高端地方平臺,為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的貢獻。
江蘇省副省長王江 佘治駿 攝
主旨演講部分由崔鐘賢學術院院長樸仁國主持。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于洪君,哈佛大學教授、2018第三屆“唐獎”漢學獎獲得者宇文所安,國務院參事、南京大學特任研究員時殷弘分別發表演講。
于洪君在發言中表示,在當前世界格局全面重組、力量對比持續改變的情況下,應站在歷史與現實相互交匯的新視域,全面而理性地分析中美兩國結構性矛盾的發展與演變,正確判斷並精準把握兩國關係的目前狀況與未來走向。
宇文所安在演講中談到關於文明和文化的差異,並探討了東亞文明是否能被改變和改進或只能被保存的議題。他説,文化區塊是通過彼此之間或真實或想像的共有的過去形成的,是在交流的歷史中形成的。這種持續的接觸和源源不斷的文化交流將各個國家連接在一起。
哈佛大學教授宇文所安演講 佘治駿 攝
時殷弘表示,東亞命運共同體是東亞經久的共同安全和共同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中國和平發展和所需“軟權勢”的一個重要平臺。為了逐漸卸下歷史給該共同體生成留下的多方面沉重負擔,須形成符合“真理”與“和解”原則的態度和思想方法。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王穎,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榮譽資深教授張憲文,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楊忠等也出席開幕式。
據悉,“南京論壇”始於2015年,迄今已舉辦兩屆。往屆論壇依託“六朝古都”南京的歷史文脈和現代活力,立足百年名校南京大學的學術底蘊,匯聚中外政要、知名學者、科技及工商界精英,分別圍繞“共創21世紀的亞太和平、安全與繁榮”“尖端科學與未來技術”等主題,通過主旨演講、研討會、圓桌會議等形式發表見解,開展對話與溝通,促進學術交流,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