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部新城打造南京城市新中心
新華日報  2018-12-05 11:20:34

  原標題:大校場地塊開發慎落子、巧留白 南部新城打造南京城市新中心

  經過全球徵集,南京大校場機場跑道公園策劃方案設計取得階段性成果。該地塊的土地徵收掃尾清零,文化新地標藍圖已然繪就,主城新中心的建設大幕正徐徐拉開。

  1平方公里留白,留下無限可能

  從2005年編制南京紅花-機場地區概念規劃方案開始,大校場地區的規劃歷經多輪修改,2015年大校場控制性詳規及整體城市設計方案獲南京市政府批復,這一南部新城核心區9.94平方公里範圍的規劃藍圖敲定。儘管規劃修編歷經10多年不斷完善,研究並完成了30多項專項規劃的編制,但其核心規劃理念卻一直沒有變。“密路網小街區、跑道公園、白地,這些都堅持了下來。”南部新城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規劃處崔宗安説,這些規劃理念在當時看很超前,到如今也是相當領先的。

  打開大校場地塊的規劃圖,東北側的河頭地區是一片灰白,土地性質為公建預留,而有關功能定位只字未提。這1平方公里的地塊現在是秦淮河畔濕地。“把主城區寶貴的空間資源先留白,至於未來做什麼,現在還不明確,但一定值得期待。”崔宗安介紹,規劃將這個區域作為南部新城的機遇區,為特別重大發展項目留出空間,也給未來發展保留彈性發展空間。

  東南大學規劃設計院院長、南部新城規劃總設計師段進教授介紹,南部新城將構建“街巷縱橫、綠道延展、密路網小街區”的特色路網體系,重現街巷生活。在這一活力街區裏,居住區主要人行出入口與特色街巷相連,市民可通過這些特色街巷便捷地到達社區中心、公園、幼兒園、學校等。

  留下跑道文脈,打造“城市客廳”

  面對大校場這一“寸土寸金”的黃金地塊,先手棋是“留”而不是“建”。大校場機場主跑道將被完整保留下來,打造成為全球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最具活力的機場跑道公園,使大校場悠久的文脈得以傳承。南京將以這2.6公里長、60米寬的主跑道為基底,形成集産業發展、文化集聚、城市觀光、健康休閒、生態景觀為一體的“城市文化客廳”。目前,通過全球徵集文化活動策劃和方案設計,法國岱禾團隊與西班牙EMBT團隊的創意方案勝出,進入方案優化階段,最終將形成這個世界級城市客廳未來建設和運營的指導性方案。

  智慧城市、海綿城市、低碳城市、綠色建造……這些城市建設的新理念、新技術,都將在這裡落地生根。作為海綿城市試點示範區,南部新城的門戶道路大明路正在改造中,它將是南京主城首條“會呼吸”的海綿道路,綠化帶下鋪設了3公里的“纜線管廊”。中國節能公司正推進南部新城可再生能源區域集中供能項目,該中心總投資約15億元,將設置4個能源站,利用外秦淮河水作為冷熱源為大校場片區提供集中供冷供熱。

  作為未來將與新街口、河西新城三足鼎立的城市新中心,南部新城明確了自身定位——樞紐經濟平臺、人文綠都窗口、智慧城市典範。

  吸引優質資源,建設低碳城區

  南京市秦淮區委書記、南部新城管委會主任林濤説,南部新城開發建設按照“三年拉開框架、五年初見形象、八到十年基本建成、十到十五年全面繁榮”的總體安排推進,當前正處於全面拉開發展框架的關鍵節點。

  優質公共資源正向南部新城集聚。在醫療配套上,南部新城醫療中心預計年底前交付使用,南京市中醫院將整體搬遷至此。在教育配套方面,南京外國語學校新校區選址南部新城,明年將開工建設。圍繞著機場跑道公園這一文化新地標,一批重點項目已初步敲定:南京博物院故宮館、江蘇省文化藝術中心、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新館都將入駐。以中芬合作交流中心為平臺,中國和芬蘭合作打造低碳生態示範城市,南部新城成為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唯一試點。南部新城將與芬蘭在綠色建築、清潔能源、水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固廢回收和資源化利用、綠色交通、低碳産業等領域開展城市建設合作。

  根據規劃,大校場片區9.94平方公里內將容納15萬常住人口,14萬就業崗位,重點打造具有樞紐特色的現代服務業,包含文化創意、商務商貿、健康休閒三部分,將充分實現産城融合、職住平衡。南部新城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黃穎説,高標準、高水準、高速度拉開建設框架,未來的南部新城將成為南京市最具潛力的活力新城。(新華日報 記者 仇惠棟)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