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屆全國土壤修復大會在南京召開
中國江蘇網  2018-12-06 11:11:19

  原標題:首屆全國土壤修復大會在寧召開,聚焦治理技術與行業未來

  治土,讓我們腳下的地更“綠” 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當天,第一屆全國土壤修復大會在南京開幕,國內土壤修復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共聚一堂,聚焦我國土壤修復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著力推動我國土壤污染修復行業發展。

  兩類土壤修復最為迫切

  土壤污染防治影響著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的安全。《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全國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品質堪憂,工礦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在開幕式上表示,近年來圍繞土壤污染防治,雖然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較好效果,但受外源性和內源性污染雙重影響,我國部分地區土壤環境污染以及農産品品質安全潛在風險問題依舊不容樂觀。

  “如果不加以控制,國內部分地區土壤污染的趨勢還會蔓延。”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駱永明,是科技部“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及示範”項目的首席科學家,他認為,目前兩大類的土壤修復極為迫切,一類是工礦企業搬遷後的土壤,另一類是農田土壤。“目前學界正在做的,正是加強對不同行業、不同區域和不同污染類型的土壤,提供精準、綠色、可持續的修復技術。”

  江蘇土壤污染防治形勢如何?中科院“百人計劃”特聘教授陳夢舫説,對於江蘇來説,焦化、電鍍、印染、農藥等化工企業的場地土壤污染與處理是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部分化工企業搬遷後存在土壤修復需要。

  為了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去年底,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公佈了江蘇省第一批303家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名單,要求屬地環保部門督促企業履行環保監測、信息公開等義務。

  先進修復技術紛紛亮相

  “行業初期,國內污染土壤處理絕大多數採用水泥窯協同焚燒處置或安全填埋等相對簡單的技術方式處理。但眼下再看整個行業,熱解吸、土壤淋洗、原位熱脫附、原位化學氧化、生物修復等先進技術已紛紛登臺,乃至成為主流。”北京建工修復公司副總經理李書鵬説,修復工程的應用與創新,如今不再難以觸摸,“中國與世界在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的差距正進一步縮小。”

  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呂正勇和他的團隊使國際上較先進的原位電流加熱熱脫附技術“不僅僅落地,而且實現本土化”。這一技術通過加熱的方法,使土壤中污染物達到可揮發的狀態,再用收集井完成後續處置。2017年和2018年,蘇州溶劑廠原址土壤修復治理項目因採用這項技術,成為截至目前全球熱脫附治污投入規模最大的一次實踐,“修復用時550天,作業面積2萬平方米,平均治理深度直至地下18米,最終令殘留在土壤裏的氯苯等污染物,從超標一百多倍降至每噸土壤中僅有零點幾克。”呂正勇説。

  自主修復技術的研發也在加快。2018年11月,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員葉茂主導設計的新一代智慧輕量化車載式污染場地土壤淋洗裝備樣機下線。這一免去污染土壤砂石分離等預處理環節,可使雜填土和原狀鮮土直接“進料”的設備,“使有機、無機污染物單次去除率效率較之國內同行現有裝備,能夠提升15%-25%,同時修復成本降低約30%。”葉茂介紹。

  道阻且長,短板不可小覷

  相比目前已經形成成熟完整産業鏈的大氣污染、水污染等領域,中國土壤修復尚處於一個“方興未艾”的階段,現存短板不可小覷。

  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沈仁芳看來,目前,對土壤污染的地區分佈、分類等情況還沒有完全摸清。“當下首要任務應把土壤污染的程度、污染的主要類型等情況摸查清楚。”

  駱永明告訴中國江蘇網記者,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土壤污染修復行業起步才10年,而美國已有近35年的土壤修復歷史。“我國目前的短板主要在裝備上,比如有沒有穩定化的攪拌裝備、採樣設備是不是齊全等,這些都會制約修復的速度和規模。另外,我國技術的成熟度、系統性以及技術在場地的實用性等,與國外還存在一定差距。”

  相比于技術問題,中國石油大學化工與環境學院副教授馬傑更關注人才等保障性要素的配備。而要解決人才配備,首先要對現有的學科教育“動刀”。“據我所知,目前國內高校土壤修復專業課程的數量,仍然是零。很多專門圍繞土壤污染治理、地下水污染治理開設的專業,同樣沒有。”

  此外,不少與會專家指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離不開涵蓋土壤環境調查、分析測試、風險評估、治理與修復工程設計和施工等環節的成熟産業鏈,大家期待,在這一領域形成若干綜合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和一批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中國江蘇網 記者 許海燕 李睿哲)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