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刷屏的公祭日漫畫有了溫暖的結局
揚子晚報  2018-12-14 13:50:31

  原標題:去年刷屏的公祭日漫畫上新了 為去年那個小女孩,畫上一個溫暖的結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res07_attpic_brief

2017年刷屏的公祭日漫畫。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res11_attpic_brief

2017年的漫畫上新了,小女孩有了一個溫暖的結局。

  2017年公祭日,兩幅催淚漫畫出現在很多人的微博、朋友圈裏,漫畫這邊1937年的小女孩衣衫襤褸,與另一邊2017年的小女孩隔著時空相望,戳中無數人的心。2018年,朱彥的漫畫團隊再次推出全新作品,維繫這一自發的紀念方式。12月13日,他告訴揚子晚報記者,2018年小夥伴們為2017年的漫畫畫上一個溫暖的結局——“今年外國友人庇護著的小女孩正是當年那個小女孩。這就是那個跨時空的女孩。”

  這群做科普的小夥伴,想為南京做點什麼

  在北京中關村創業街的一座孵化基地,漫畫主創團隊在不足10平米的工作室創作。三人中朱彥是漫畫師,周紹綱和鄧玲玲負責文案策劃。平時小夥伴們主要做歷史科普,包括24節氣,傳統節日等等。

  家在泰州的朱彥,在南京讀了4年大學,對這座城市有著特殊的情感,這也是促使他開始創作公祭日漫畫的原因。2016年,他們完成首次主題創作:一名1937年的女孩和一名2017年的女孩隔空相對,彼此伸出手想要抓住對方。兩人中間寫有一行字,“那年亂世如麻,願你們來世擁有錦繡年華”。

  2017年公祭日,網友自發將圖片中的2016改成2017,戳中無數人淚點,而這時,朱彥團隊還在醞釀新的作品。經過多次頭腦風暴,最後團隊決定,既然去年用了小女孩,今年就用手握鋼槍的戰士,以此緬懷在抗戰中為國捐軀的軍人,悼念幾十萬無辜的亡魂。主要是朱彥提出另外一句打動他的話,“山河猶在,國泰民安”,這像一個軍人説出的話。“軍人的職責是保家衛國,我就提出來把身份換成軍人吧 ”。

  2018年上新,黑暗也沒法阻擋人性的光輝

  12月13日天上午9點,朱彥團隊創作的公祭日新作品再次發佈。圖片中,面對三把日式鋼槍,一名外籍友人庇護著一名衣衫襤褸的中國女孩,中間配上兩行文字:“縱使黑暗無邊,你讓世界重回人間。”

  “今年外國友人庇護著的小女孩正是當年那個小女孩。這就是那個跨時空的女孩,一個溫暖的結局”,朱彥告訴記者,“因為之前看過拉貝和魏特琳的一些紀錄片視頻,裏面有個場景特別觸動我們,一個大屠殺倖存者講述他被日本兵抓住,如何被三個美國人救下來的故事。所以今年我們關注了大屠殺事件中幫助受難同胞的外國人群體。”

  談及創作過程,“我們先定好關注的群體,然後大家想像畫面和文案。關於畫面,我不太想讓日軍的形象出現,所以讓日軍最具有形象代表的刺刀出現在畫面當中。三把刺刀代表著三個日本兵,三個人在追殺一個小女孩。另外一邊,畫了一個安全區的外國人形象,保護著這個小女孩。三把刺刀就停留在畫面左側,不再往前走一步。”朱彥説,這次用的背景,也是當時南京安全區總部的一張照片。“背景裏還有人在回頭看,好像在看著這一幕。而用文案,我們想向人表達一種戰爭中人性的一面,再黑暗也沒有辦法阻擋人性的光輝”。

  堅持畫下去傳遞記憶,歡迎二次創作

  之前兩幅作品一經上傳,便全網刷屏,對於自己的創作被修改轉發,不少熱心網友發私信給他們,詢問轉發是否需要版權,而該團隊表示,兩幅圖片版權屬於全體中國人,感動了很多網友。“不管這個作者屬於誰,只要能夠被人看到,激起大家的共鳴,就已經達到我們的目的。”

  這次有網友表示,已經連續三年被“鏟史官”感動。“因為去年説過版權屬於全體中國人,所以今年看到很多網友自發地進行二次創作,我們覺得這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激發大家創作的熱情,讓更多的人關注公祭日。”其實這次也有很多網友在後臺私信跟朱彥團隊確認,可不可以授權他們轉發到朋友圈,朱彥表示很暖心,“雖然我們公開説過版權的事,但是很多網友還是會尊重我們的創作,跟我們打一聲招呼。”

  朱彥告訴記者,以後還要堅持每年都在這一天推出新作品。“其實網友寄予的希望也是我們的動力。我們倒不擔心這種動力變成壓力。我們團隊創作品質比較穩定,都是專業策劃製作出身。”他笑説,“我們沒有什麼流量包袱,單純的就想發自內心地去悼念那段歷史。其實作品發出去後,就跟我們無關了,不太在意傳播量之類。就想像自己是網友,看到這個作品後是什麼感覺。”

  未來可能會用更加多樣的形式去傳遞這樣的歷史記憶。“記得魯迅説過一句話,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所以我們想要把這個事一直做下去,把這樣的歷史記憶傳遞給下一代,再由他們傳給他們的下一代。也許未來我們會延續圖片創作這樣的形式,也許我們會製作短視頻,甚至有可能在5G到來後,我們做虛擬現實或者增強現實的一些作品。未來的事情誰也不知道,就交給未來去做吧。只要我們想一直做下去就好。”(揚子晚報 記者 張楠)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