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破舊車棚變兒童遊樂場,垃圾中轉站變“社區博物館”——老小區“微更新”煥發新活力
“很開心家門口有了小公園,下樓就可以逛公園,對我們老年人來説很方便。”12月14日,在南京“微更新、微幸福”優秀項目評審現場,南京秦淮區龍王廟社區80多歲的李奶奶説。當天,35個“小而美”的改造呈現,讓小區面貌煥然一新,也為居民帶來了身邊的“微幸福”。
“邊角料”華麗變身,轉角遇見“微幸福”
在玄武區鎖金村街道紫鑫城社區,老舊小區“邊角料”實現了華麗變身。該小區建於1995年,周邊建築密集,年代久遠又缺乏維護修繕,原有公共開放空間基本被用於路面停車,缺少遊憩場地和休閒設施。負責設計改造的南京林業大學景觀建築系副主任郭蘇明介紹説,他們對小區內70多平方米的“邊角料”進行整治,增設了弧形鵝卵石步道、石桌椅、綠化設施等,為居民打造出“迷你廣場生活圈”,讓居民轉角遇見“微幸福”。居民們可以在這裡開展棋牌活動、生活交流,鄰裡關係更加和睦。
“我家旁邊有一個破舊的車棚,裏面臟亂差。通過居民投票集體決策,將拆除車棚的閒置用地打造成兒童遊樂場。”建鄴區沿河二村居民周筱薇開心地説,兒童遊樂場裏有繪本閱讀區,還有塗鴉墻、攀爬等設施,孩子們在這裡玩得不亦樂乎。
南京棲霞區馬群街道馨康苑社區是拆遷失地農民回遷安置房,過去毀綠種菜問題嚴重,社區開闢空地專門設計了開心農場,還新增了兩級花池,讓坐輪椅的殘疾人、老年人也可以參與花草養護和種植。
在郭蘇明看來,相比大拆大建,看似小修小補的“微更新”,其實是一種更先進的城市改造模式。一處小廣場、一個垃圾桶、一棟樓的改造,都可以是“微更新”。通過融入文化要素、凸顯人文情懷,這些小改變讓社區更有色彩、有活力、有設計感了。
“微更新、微幸福”項目是南京市委研究室(社建工委)會同市城管局、市規劃局、市婦兒委開展的一項城市更新活動。南京市委研究室副巡視員史錦平介紹,本次共35個項目參評,多集中在無物業小區、老舊小區和保障房小區。堆滿垃圾的空地、年久失修的配套、雜草叢生的綠地等,經過“微更新”,讓居民在家門口感受到變化。
注入文化基因,留住城市裏的“鄉愁”
秦淮區南航社區西北角,靠近秦淮河邊有一個垃圾中轉站,垃圾集中處理後,這個中轉站已經廢棄近一年。設計師甘昊通過巧妙的創意,將這裡打造成時光書屋。在原有32平方米、高兩層半建築的基礎上,甘昊保留了蜿蜒而上的樓梯,樓梯下鑲嵌進書架。建築頂部原來的簡陋窗戶被改成木框,配上透明玻璃,秦淮美景推窗可見。
“七八十歲的社區居民,可以帶著客人在書屋裏看看老物件,講講過去的故事。”甘昊説,南航社區很多居民是老熊貓電子廠職工,書屋有一個角落,展示著徵集來的老物件,相當於打造了一個“社區博物館”。時光書屋還將舉辦一系列展覽,讓城市文化走進社區生活,也讓社區生活豐富城市文化。
鼓樓區鳳凰街道則通過植入文化元素,為居民圓夢、印刻新“記憶”。“社區‘微更新’,一定要契合人的需求,通過空間營造、場景設計來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該街道黨群科科長張小晶説,街道的人民來訪接待中心搬去辦公樓後,原來的辦公場所一直空置。社區工作人員想到,部分居民喜歡在微信朋友圈展示自己的畫作、攝影、藏品等,何不將“展示”“分享”功能實體化?於是工作人員在空置的場所精心打造了一個名為“任意盒子”的小尺度公共空間,給居民提供圓夢的“舞臺”。街道海選出3對老年夫妻,根據他們的經歷和性格設計造型,拍攝照片和視頻在“任意盒子”裏展出,吸引4000人參觀。在專為街道兒童策劃的畫展中,平均年齡只有10歲的孩子們,用畫筆展現了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每一個展覽都力求做成精品,讓每一個打開‘盒子’的人,都發出驚嘆。我們所做的雖然是一個空間改造,著眼點卻是社區建設,希望以此提升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追求。”張小晶説。
從方案建議到施工監督,居民熱心參與
成功的“微更新”改造,離不開居民的積極參與和支持。南京各區採取不同形式,動員市民參與。建鄴區在全市公開徵集設計團隊和方案,棲霞區則通過“掌上雲社區”線上線下組織居民討論。
棲霞區晶都茗苑小區內兒童、老人較多,中心廣場綠化較好,但活動空間小,沒有兒童活動區域。該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朱德佳介紹,社區依託“掌上雲社區”的同步直播,開展了一次“齊”商量的居民漫談會。群內2000多名社區居民與現場31名居民代表共同商討,前期蒐集到181條居民意見,在專業社會組織和設計人員的參與下形成了總體改造方案。增設兒童玩樂設施等“微更新”後,社區在線上和線下進行問卷調查,居民滿意率達100%。
周筱薇告訴新華日報記者,作為三歲小孩的媽媽,她特別關心兒童遊樂設施的安全問題,從項目施工到完工,她和鄰居們也從意見提供者轉變成了施工監督員,每天都去現場看進度,與設計師、建築商、玩具廠家負責人等多方溝通。她説:“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項目。”該社區居委會主任蘇麗敏説,兒童遊樂場改造好後,居民紛紛自發進行打掃、維護。
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羅小龍説,過去規劃通常是政府做,但在這些“微更新”項目中,看到了更多居民自發參與社區規劃。
“從具體項目確立到方案設計、項目施工,我們堅持讓居民參與,更加接地氣、顯民意。此次參評項目群眾滿意度平均超過95%。”史錦平説,未來,他們會將好的經驗做法推介出去,努力把評選出來的“盆景”拓展為在城市處處可見的“風景”。(新華日報 記者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