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南京2035城市發展國際會議上,南京市領導向與會專家拋出一個問題:南京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但在國際上的文化標識度還不夠高、影響力還不夠大,如何能使南京更具影響力,怎樣才能進一步提升這座城市的品質與品位?
一座城市的影響力,歸根到底取決於文化的影響力。未來城市競爭中,有的要素可以通過制度調整和改革來彌補,唯有城市文化特色是不可複製的籌碼。作為六朝古都,南京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和歷史遺存。因此,問題的答案並不複雜,那就是在傳承歷史記憶和城市文脈的基礎上,在城市的有機更新中,讓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交融並進,讓那些原本不顯的南京元素、南京故事彰顯出來,讓新老朋友看一眼便知道:這就是獨一無二的南京!
城市文化品牌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最直觀、最具可識別性,也最具活力的,就是城市風貌、城市景觀和建築色彩的打造。近年來,“城市傢具”的概念開始流行起來,所謂“城市傢具”,泛指地鐵站點、公交站牌、路燈路牌、垃圾箱、城市雕塑等各類公共設施。當代設計理念認為,就像市民家裏的傢具一樣,這些公共設施不只是滿足城市生活所需,更應該體現藝術審美與人文精神,展示出城市獨有的特色與魅力。隨著人們對公共空間的品質提出更高要求,“城市傢具”已成為反映城市文明程度和文化水準的重要名片。
不久前,南京市規劃局和地鐵集團選取崗子村、鹽倉橋、夫子廟3處地鐵口為載體,面向全國徵集地鐵站設計方案,獲得一等獎的3個作品分別是“司南”“展翼長亭”和“老城新説”。一等獎獲得者、東大建築系學子程可昕表示,其設計方案通過傳統意象體現南京的文化底蘊,讓地鐵出入口成為城市空間的點睛之筆。程可昕的話也代表了絕大多數參賽者的想法,或許普通市民對“城市傢具”概念還很陌生,但該理念已經在南京的規劃建設中逐步體現。古色古香的街頭店招、充滿老城南市井趣味的小品雕塑,與周邊環境相融相洽的新穎公廁……越來越多的案例和細節,于無聲處涵養城市氣質,刷新著古都的顏值,讓南京文化更具感染力、影響力和傳播力。
為什麼長江大橋的玉蘭燈讓幾代人魂牽夢繞,因為它承載了一座城市的文化與精神,有溫度、有情懷。未來站在國際舞臺上,我們更需在城市規劃建設中講好南京故事,讓時代氣息和六朝古都的人文底蘊,飄散在每條大街小巷中,流淌在城市的血脈肌體裏,成為城市的魂與魄。這樣的南京,必定會讓人一見如故,再見如新。(南京日報 作者 劉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