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監管 再監督,防止微權力腐敗
“搞養殖十幾年,沒想到如今承包自家門口的魚塘,也要舉牌競標。”説起最近參與村裏對外發包的14畝魚塘水面經營權競拍的事,泰州泰興市河失鎮司馬村螃蟹養殖大戶常菊平感覺“村裏上了規矩”。和他一起走進河失鎮農村産權交易服務中心參與競拍的還有本村的兩個村民,經過3輪競價,常菊平以8萬元價格拿下魚塘5年的水面經營權,溢價率高達281%。
針對農村集體“三資”領域違紀違法案件易發多發實際,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江蘇省紀委監委強化監督執紀問責,通過監督的再監督,推動地方黨委政府和主管部門履行農村集體“三資”監管職責,健全完善農村産權交易市場,全面推廣村務卡,開展村級財務管理會計核算改革,從源頭上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初步實現案件數量明顯減少、集體收入明顯增加、幹群關係明顯改善預期目標。
農村集體資産資源交易告別“暗箱操作”
“每畝每年承包價從300元提高到1100多元,2019年這魚塘真值錢了!”14畝魚塘的經營權竟拍出8萬元高價,這讓司馬村黨總支書記蔣付生直呼想不到。“村裏的資産、資源全部進場交易,不僅充實了村集體經濟的‘荷包’,而且陽光透明,避免了人情發包、暗箱操作。”
蔣付生所説的進場交易,就是在省紀委監委推動下,農村集體資産主管部門建設的農村産權交易市場。江蘇省明確,農村集體資産資源流轉必須全部入場規範交易,將其管理和運作在陽光下進行。截至2018年11月底,全省17698個村和涉農社區中,存在交易行為的有14634個,佔比83%,成交總額287億元,平均溢價率達到4.5%。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強跟蹤和過程監督,一旦發現暗箱操作、場外交易、以權謀私的行為,嚴肅查處問責。2018年初,鎮江新區丁卯街道谷陽社區主任徐樹祥私自將社區的三處房産出租,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産權交易全程陽光透明,還群眾“明白”,也促幹部“清白”,2018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處農村集體資産資源交易違紀違法問題的案件在當年新發生的僅5起。
小小“村務卡”刷出廉潔風
“貴單位賬號0922于11月27日15時07分轉出人民幣4308.31元(收方: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宿遷供電分公司,尾號5984)……”新華日報記者近日在宿遷泗洪縣城投鄉姚臺村會計侯傳雲的手機上看到這樣一則村裏交電費的短信。
“除少量小額費用由現金直接支付外,村裏支出都要通過刷卡或轉賬的方式,每一筆都有記錄,處在陽光下。”侯傳雲説。與他同時收到短信的還有村書記、村主任等人,由此形成村級財務的監督機制。
在農村,使用村務卡結算集體開支已經成為常態。在省紀委監委的推動下,村務卡制度在全省各地全面推開。截至目前,全省實施村務卡制度的村和涉農社區共17697個,覆蓋率達99.9%。
近日,宿遷市紀委監委督促市委農工辦對縣(區)村務卡實施使用情況進行督查,共抽查30個鄉鎮79個村居,發現問題7個,其中立案調查1個,已核查處理4個,正在核查問題2個。
據了解,全省2018年查處的涉及農村集體資金管理的違紀違法問題中,僅有16起是新發生的,佔該類問題總數不到2%。
外來的村會計管住了“錢袋子”
“這不符合財務規定,而且未履行招投標程式,對即將産生的收益也估計不足,有可能給村集體帶來損失,這個賬不能入。”最近異地交流任職到鹽城市射陽縣特庸鎮碼頭村的王貴亞對村支部書記説“不”。
原來,前不久,有人想承包村裏一塊50畝用於河道清淤堆放淤泥的土地,帶著10萬元現金找到村書記商談。村書記因為年底資金壓力大,也有意先將承包人的這筆錢作為定金放進村賬戶。可是到了王貴亞這兒,卻被毫不客氣地拒絕了。
為著力維護農村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促進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在依法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主權的前提下,省紀委監委有效推動各地積極探索會計服務中心委託代理、村會計異地交流任職、委託社會仲介機構第三方代理等模式,防止村級財務管理中的以權謀私、優親厚友等微腐敗。據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王洪連介紹,目前,全省已有80%以上的村開展了村級財務管理會計核算改革。
在較早開展會計師事務所代理會計業務的淮安市淮陰區新渡鄉,第三方機構已向該地紀檢監察機關移交有效問題線索4條,鄉紀委啟動問責2人,提醒談話2人。
村級財務管理會計核算改革試點工作,對村幹部尤其是村會計違紀違法行為遏製作用明顯。2018年以來,全省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村居“三大員”涉案987起,佔案件查處數80%,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新華日報 記者 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