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按需定制”讓文化惠民更精準
南京日報  2019-02-18 14:28:28

  “南京社區民眾更傾向於選擇音樂、戲曲、舞蹈等文藝項目;南京中小學生則對音樂、電影電視藝術等項目更感興趣……”《“南京市基層群眾文藝需求狀況大型社會調查”調研報告》近日出爐,描述了南京市百姓對不同藝術門類的不同需求。這張“畫像”正是文聯繫統用來為文藝家、老百姓量身定制全年重點工作“菜單”的依據。    

  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過去是“統一配送”,現在是“按需定制”,在文化惠民的精細化程度上,顯然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在公共文化生活多姿多彩的今天,人們對文化産品的訴求越來越具體,需求不再局限于“有沒有”,更挑剔“好不好”,而“好不好”不僅是個客觀判斷,與個人主觀感受也有很大關聯。文化産品是不是“我想要的”,往往決定了公眾接受它的效率是高是低。從公眾的角度來説,文化惠民貴在精準。精準,意味著內容正對胃口,這要求政府在進行文化惠民之前,先“問需於民”,弄清楚不同群體的百姓想要什麼,然後“下單”,就比單向輸出的“統一配送”更受歡迎,文化惠民的效果也就更好。    

  從文藝創作者的角度來説,“問需於民”也是一項大大有利於創作的工作。習總書記説過,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一切優秀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都源於人民,一切優秀文藝創作都為了人民。沒有任何一個文藝創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無人問津,公共文化服務的受眾是人民,創作者只有紮根於人民,作品才可能在受眾中收穫最多的共鳴。而要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創作者必須了解人民,掌握人民的真實需求,才能創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作品;理解人民的真實生活,才能對人民産生感情,而“有沒有感情,對誰有感情,決定著文藝創作的命運”。  

  可見,“按需定制”不僅能讓群眾獲得更滿意的服務,也更有利於文藝家創作出反映時代要求和人民心聲的作品,更有望創出名篇佳作。而從政府角度來説,文化惠民的“上座率”更能得到保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也更“物有所值”,可謂多贏。    

  從以政府補貼帶動文化消費,到大數據分析南京用戶偏好、內容類型、場館熱度,再到根據百姓需求進行“點單”……這些年來,我市創新文化惠民方式,發力越來越精準,推動著我市文化建設高品質發展,也讓市民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的獲得感越來越強。接下來,還將有什麼樣的“精品菜肴”呈給市民,令人期待。(南京日報 作者 吳雲青)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