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召開全省教育大會 曬教育強省“路線圖”

會議現場
江蘇歷來是教育發達、人文薈萃的地方,江蘇的發展成就也正是得益於對教育的高度重視。步入新時代,江蘇將如何建設現代化教育強省?5月16日,江蘇召開全省教育大會明確了“路線圖”。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會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貫穿于江蘇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要深入推動教育領域改革開放,把讓江蘇的孩子都能有學上、上得起、上好學作為改革基本取向。
關鍵詞:立德樹人
婁勤儉指出,德育對培養什麼樣的人至關重要,要把立德樹人作為首要任務,堅持德育原則,全面系統推進,貫穿于江蘇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要堅持正確的方向,緊密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社會環境變化,強化思想政治道德品質教育,加強黨的領導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和各種優良品質的養成。要講究方式方法,符合青少年的年齡特點、認識規律和教育規律,注重知行統一、道德情感培育和行為習慣養成,通過融入式、嵌入式、滲入式教育,在學生心裏播種澆花,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不斷增強德育的實際效果。要突出師德引領,切實加強德育力量建設,重視班主任、輔導員的選拔培養和使用,每一個教師都成為德育的施行者,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我們要把師德育人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全方面,在各階段各環節上都要對師德提岀明確的要求,尤其在各類榮譽、教師考核方面都要提出明確的要求。”江蘇大學黨委書記袁壽其介紹,該校專門成立了黨委教師工作部,制定了一系列師德師風建設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在各類人才的評審推薦以及教師職稱的晉陞中均實施一票否決制,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的建設。
關鍵詞:學前教育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婁勤儉在講話中指出,要著力擴大學前教育有效供給,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普惠原則,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形成公辦為主、非營利民辦為輔的學前教育體系,確保實現廣覆蓋、保基本、有品質,讓全省每一個家庭的孩子都有園上、就近上、上得起,決不能讓上幼兒園成為老百姓的負擔。
關鍵詞: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是法定之責,必須剛性執行。會議指出,要推動義務教育學校均衡編班,嚴格規範學校辦學招生行為,大力整治校外培訓機構,堅決治理各類違背教育規律、干擾教育秩序、破壞教育生態的現象,真正把時間空間還給學生、把興趣愛好還給學生、把健康快樂還給學生。要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重點在於解決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教育水準落差,關鍵在於提升師資水準。一方面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集團化辦學,給相對薄弱學校輸入先進管理方法、教學方法;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把優秀教師課程同步到鄉村地區、薄弱學校。
關鍵詞:普通高中教育
會議指出,要全面加強普通高中教育,加快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擴大普高辦學規模,多措並舉辦好綜合高中、綜合班,創造更優更好的條件滿足學生選擇。
關鍵詞:職業教育
江蘇是中國近代職業教育的重要發祥地,創造了職業教育領域的多個“全國第一”。會議指出,要抓住機遇,著眼于江蘇産業結構邁向中高端的時代需求,重點發展高職教育,推進産教融合,為高品質發展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輸送更多“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關鍵詞:高等教育
要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全力支持創建更多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培養更多頂尖人才,造就更多名家大師,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在江蘇高等教育的“高原”上隆起更多“高峰”。要發揮高校作為創新源頭和主陣地作用,加快釋放高校在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方面的潛力。要更加注重推動産學研用結合,讓高校科研成果在轉化應用中創造更大價值。
“在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歷史進程中,高等教育工作者擔負著特殊的角色和重要的使命。”南京醫科大學黨委書記王長青表示,如何把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教育教學進一步深度融合到江蘇新一輪的産業佈局,江蘇新一輪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去,仍有很多工作需要探索。作為高校工作者,會引導廣大教師進一步密切關注江蘇新興産業的發展,關注江蘇未來經濟社會新的走向,要追蹤國際科學發展的前沿,把論文書寫在江蘇高品質發展的進程中,把成果譜寫在江蘇新一輪發展的生動實踐中。作為以培養醫學人才為重點任務的高等院校,南京醫科大學將進一步提升健康服務能力,培養醫學人才,拓展臨床資源,提升為人民群眾防病治病的水準,為健康江蘇、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關鍵詞:黨管教育
婁勤儉強調,要履行好黨管教育的政治責任、歷史責任。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要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懷和擔當辦教育、抓教育,牢牢把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充分信任、緊密依靠全省廣大教師,不斷濃厚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探索“三項機制”在學校的實現形式,強力推動用“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高度重視、切實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奮力開創江蘇教育現代化的新局面。
“南京作為江蘇省會城市,我們要有自覺擔當,要努力走在全省教育現代化前列。”南京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張生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保證正確的辦學方向,把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回答好。同時,要緊盯人民群眾關心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把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類教育辦好,保證高品質發展,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人民網 記者 朱殿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