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近期,泰州市海陵區司法局認真吃透《社區矯正法》要義,緊密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強力推進社區矯正中心提檔升級,建成場所設施完善、組織隊伍健全、管理運行規範、功能成效顯著的新型矯正中心。社區矯正中心實體化運行兩個月以來,在冊管理社區矯正對象279人,累計組織入矯宣告45人次、解矯宣告52人次,實施遠程視頻會見40人次;組織業務培訓4場次,開展區、鎮兩級視頻督查6次,促進全區社區矯正工作提質增效。
一是場地遷址,功能出新。海陵區矯正中心原處城市偏僻郊區,周邊環境複雜,辦公設施簡陋。新中心遷至城區核心位置,交通便利,標識醒目,建築面積達600余平方米,是集日常辦公、教育培訓、入矯宣告、心理諮詢、遠程會見、監控指揮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實戰平臺。在此基礎上,中心創新設立國學館、損害修復工作室、臨時過渡安置宿舍、協會辦公室等新型功能室,有效滿足《社區矯正法》中關於“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教育幫扶、損害修復等需要的必要場所和條件”相關要求。
二是智慧加碼,科技助矯。海陵區司法局指揮中心與區矯正中心合署辦公,搭建高品質、高性能的司法行政專網,實現對司法所矯正管理活動實時視頻督查;充分運用政法大數據共享應用平臺,拓寬司法行政機關與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檢察院信息共享機制,實時連結“一網三通”推送的出行、旅店、網吧等相關數據,鎖定長時間逗留在居住地、工作地以外“第三社交場所”的社區矯正對象,形成全域覆蓋的社區矯正監管網絡,切實築牢“電子圍墻”。
三是資源整合,一站服務。海陵區矯正中心與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融合發展,為社區矯正對象提供矛盾調處、法律諮詢、法律援助、法治宣傳等一站式服務;推行駐點律師參與矯正中心值班制度,引導律師發揮法律專長參與教育幫扶、普法宣傳、法律諮詢、風險研判等工作,為社區矯正工作提供全方位法律支持。
四是損害修復,精準促歸。海陵區矯正中心按照江蘇省司法廳損害修復深化提升年活動要求,以區級中心為主線,輻射六大損害修復基地,推動矯治復歸成效明顯。海陵區司法局在區矯正中心設立國學館,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讓入矯對象接受直觀的國學熏陶;在罡楊鎮馮官村建立“紅梅·貞園”損害修復基地,以質樸的公益勞動激發認知共情、反哺社會;依託泰州市梅蘭芳紀念館、泰州革命烈士紀念館和泰州看守所分別建立名人文化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法治警示教育基地,會同泰州市交警大隊組建“一滴水”交通志願者服務隊,不定期組織危險駕駛和交通肇事等對象參與交通秩序疏導、文明城市創建等活動,累計開展各類實景教育5場次,受教育人員近200人次。(文 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