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南通:生態優先 繪就濱江美麗畫卷
2020-11-09 09:56:33來源:新華日報編輯:羅毅責編:路晶森

南通:生態優先 繪就濱江美麗畫卷

南通:生態優先 繪就濱江美麗畫卷

南通:生態優先 繪就濱江美麗畫卷

南通:生態優先 繪就濱江美麗畫卷

南通:生態優先 繪就濱江美麗畫卷

南通:生態優先 繪就濱江美麗畫卷

  花如海,綠如潮。9月30日,南通濱江景觀帶“生態花海”驚艷亮相。這是一場花團錦簇的綠色盛宴,大花瓣、中花瓣、小花瓣精彩紛呈,連綿不斷的各色鮮花將“生態優先”理念彰顯于各個角落、落實到每個細節。這些,正是建設美麗中國的生動實踐。

  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重要指示精神,江蘇將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努力把長江江蘇段建成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優良的特色示範段。“確保長江生態環境品質‘只能變好、不能變差’”,南通踐行了江蘇人對於長江保護的莊嚴承諾。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南通處在萬里長江入海口,必須以‘地處長江下游、工作勇爭上游’的擔當和追求,協調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讓綠色發展成為最鮮明特質。”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表示。

  系統化治理 構築生態修復高地

  滾滾長江一路奔流,至南通段水面豁然開闊。這個擁有166公里幹流岸線的城市,是長江入海前的“最後一站”,也是“長江大保護”的“最後一棒”。南通如何力破“化工圍江”,迎來“綠色蛻變”?

  近年來,南通市高度重視修復生態環境,突出“一張圖”管控,突出全方位整改,突出系統化治理,統籌推進沿江地區産業退、港口移、城市進、生態保,奮力跑好長江大保護“最後一棒”,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作出新貢獻。

  響應長江大保護戰略部署,從2016年開始,南通下定決心還山以林、還江於民,優化長江岸線佈局,市區段建設面向長江、鳥語花香的“城市生態綠肺”,不僅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一把手”牽頭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還專門成立“五山辦”,集中力量“猛藥去沉疴”,完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體系。

  “高品質建設長江口綠色生態門戶,是必須堅決扛起的政治責任,要全力以赴攻難點、補短板、增優勢,努力創造長江大保護的過硬成果。”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的話語,擲地有聲而又催人奮進,“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堅決守牢底線,做足轉型文章,打造樣板示範,奮力走在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前列。”

  破除“化工圍江”,“自我革命”護航綠色發展。南通對落後産能壯士斷腕、重拳出擊,先後組織實施整治船舶污染、非法碼頭和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等20多項專項行動,區域內共關停並轉“散亂污”企業203家,清理“小雜船”162條(戶),拆除河道周邊各類違建6.5萬平方米,截堵污水直排口5處,退出沿江港口貨運功能,騰出修復岸線12公里,長江狼山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抓好生態修復,進一步優化生態“綠心”。重點依託“江海第一山”的自然資源和“近代第一城”的人文稟賦,按照“園中園、景中景、林中林”、“顯山、露水、隱建築”的規劃理念,五山地區劃定為7個片區(狼山中心片區、軍山片區、濱江片區、植物園片區、嗇園片區、狼山古鎮片區、生態配套片區)和4條紅線(道路、水系、林網及景點),形成了功能明確、銜接順暢、聯繫緊密的生態保護系統。

  如今的五山及沿江地區,實現從“臨江”到“濱江”、從工業“銹帶”到生態“秀帶”的蝶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在南通調研時連連感嘆:南通沿江也曾是碼頭林立、一片雜亂無序的景象,而今天看到的是美麗的江岸線,江城融合成了南通亮麗名片,這是南通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重要指示精神取得的實實在在成效,南通經驗和做法值得沿江省市學習借鑒。

  高品質推進 打造秀美城市客廳

  濱江片區是南通市2020年“突出做大做強做美中心城市,優化中心城市空間及功能佈局”的重點片區之一,功能定位為“城市客廳、國際街區”。濱江片區建設指揮部緊緊圍繞“濱江景觀6月底開工,下半年片區全面進入施工期,年底初具形象”的年度目標,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品質建設、高水準管理,統籌推進濱江片區各項工作任務。

  在項目方案確定初期,指揮部多次組織中建八局、上海市政院設計人員步行探勘,反復探討方案設計,力求實現長江多留“綠色”、少留“遺憾”。濱江景觀帶岸線長度約 3.8公里,其中,約18.66公頃的生態花海區採用最少化設計,種植一串紅、孔雀草、粉黛亂子草等易養護、效果明顯的地被,將其改造為人們可以參與其中的花海,成為以長江為背景的浪漫取景地。

  排出時間表,立下“軍令狀”,參建隊伍以鐵的決心、鐵的措施,唱好建設美麗濱江這場“重頭戲”。南通城建集團貫徹落實城建重點工程“指揮部+平臺”模式,抽調26名骨幹充實指揮部工作組,內部制定43項工作規範,形成項目夜會、定期會商、專題研究、任務交辦等工作機制。一日一報告、一週一協調、半月一督查,倒排時序進度,全力攻堅克難,嚴把項目品質關和責任落實關,這在濱江片區建設指揮部,不僅是常態,而且是“鐵律”。

  “濱江花海國慶前能準時完工嗎?”“目前施工進展如何?”“安全文明施工抓得細不細、實不實?”南通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單曉鳴常常不打招呼、直奔濱江片區暗訪,檢查濱江景觀工程進展情況,在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實做細各項工作。她諄諄告誡:濱江岸線系統修復是南通市長江大保護重點工作任務,要細化目標任務、重點舉措和保障條件,做到按圖施工、挂圖作戰,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確保年底明顯見效。

  參建各方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把責任記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以“釘釘子”精神合力攻堅,切實用實際行動打造生態樣板。50天時間,打造300畝花海土方造型、綠化種植、鋪裝園路、配套停車場以及花海周邊濱江路、濱江公園入口、花月路等系列工程,展現唯美靚麗風景。

  濱江景觀帶的“顏值”和“氣質”持續提升,“山水文化、濱江風貌”的城市客廳正在加速形成。一個集生態修復、文化展示、觀光遊覽等功能于一體的休閒勝地,讓市民和遊客盡享“近江親水”之樂、感受“生態福地”之美。連續3年來南通旅遊度假的上海遊客張維開心地説:“來到這裡年年有驚喜,今年的濱江花海更是美不勝收!”

  一盤棋創建 擦亮江風海韻名片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經過幾年的建設,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卓有成效,生態環境明顯優化,從生態重災區邁向了生態示範區。軍山南麓,層林盡染,草木繁茂,這裡已成為800多種動植物休養生息的“世外桃源”。晚秋時節,上千隻灰麵鵟鷹和蜂鷹在軍山和森林公園上空盤旋,蔚為壯觀,構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景。

  “南通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生態環境越來越美,這是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幹部群眾保護和建設的成果。”南通狼山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管理辦公室主任成賓説,精心保護好五山,奮力建設好濱江景觀帶,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是義不容辭又來不得半點閃失的重大責任,必須高度自覺、十分精心、紮實工作、不辱使命,使五山及沿江地區成為美麗中國的亮麗名片。

  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南通市是江蘇第一個將林木覆蓋率列入地方黨政主要領導任期資源環境責任審計、把城鄉綠化建設納入全市重點綜合考核內容的設區市。在生態機制保障和組織推進下,該市探索出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平原地區綠化發展路徑,高品質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和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創建,“雙手聯彈”奏響綠色發展“交響曲”。

  拿出主城區黃金地段種森林!五山地區新建南通植物園、軍山綠野、劍山東、靜海、龍爪岩濱江風光帶等森林片區,改造提升狼山、軍山、劍山、嗇園等景區,形成綠園疊翠、海棠花塢、芝櫻倩影、荷香流雲、丹楓吟秋、玉蘭花谷、桃源謐境等一批景觀、景點,2018年成功獲批“江蘇南通狼山國家森林公園”,陸域森林覆蓋率達到80.83%。南通五山沿江特色示範段已成為長江大保護的典型示範工程,國家長江辦、省委省政府先後在五山及沿江地區召開現場推進會。

  樹生態品牌,江風海韻美如畫。近年來,南通市綠色發展指數全省第一,連續將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等“國字號”榮譽收入囊中。不難看出,這些“名片”都浸綠染碧,無一不是以綠作底色。

  “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更加紮實地推動綠色發展,更加自覺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建設美麗江蘇南通樣板,讓江風海韻的綠色名片更加光彩奪目!”徐惠民表示。(新華日報 作者 李汝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