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拍攝製作:陳超然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楊心怡):在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轉向架分廠的車間裏,四處飛濺的焊花中,一位焊接工人身穿厚厚黃色防護服,頭戴黑色遮弧面罩,手拿焊槍敏捷精準地操作著,姿勢老道,動作穩、準、快。
正在工作的史先良 攝影 陳超然
脫下面罩,他靦腆一笑,竟是一張陽光年輕的面孔,這就是史先良,2021年南京市勞動模範,也是南京首位“00後”市勞模。
孕育:當火車夢照進現實
“小時候喜歡看火車,一列列火車,裝滿了貨、載滿了乘客,沿著鐵軌不知疲憊地奔跑著,讓人覺得渾身都是勁兒,幻想著自己以後要是能造火車,該多好。”這讓史先良在報考學校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常州鐵路高等技術學院的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學焊接,我就想做生産線上的一顆螺絲釘,因為火車需要螺絲釘連接起來。”
很快,當年站在鐵路旁癡癡看火車的少年看到了實現夢想的機會——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浦鎮公司”)來學校招工人了,這是一家有著紅色基因的百年老廠,也是列車製造業內的標杆企業。史先良無比珍惜這個機會,成功應聘到了焊接工這個職位,下定決心好好幹,卻沒想到剛進廠,學校裏一向是優等生的他卻遇到了“下馬威”。
“看到一起入職的同學都拿到了相關證書可以獨立上崗,而我只能待在培訓室繼續練習的時候,那滋味兒別提多難受了。”史先良不好意思地説。
何俊喜手把手指導史先良(左) 攝影 陳超然
有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老師傅何俊喜看來,史先良勤奮刻苦,還有著同齡人少有的耐心和韌勁兒,培訓室裏總能看到他的身影。“別人吃飯休息的時候,他隨便吃兩口飯就回來繼續練習。如果一塊板子焊得不滿意,他會第二塊、第三塊一直不停地焊下去。培訓時、工作中,他永遠帶著問題來,有時一些新問題甚至能把我們這些老員工問倒。”
靠著這股子鑽勁兒,史先良很快“出師”了。
2020年7月,他的第一個獨立完成項目——地鐵轉向架構架側梁工程順利驗收過關。“很激動,心裏有底了,感覺自己能成為一顆合格的螺絲釘,和大家一起讓火車奔跑起來。”
打磨:以勞模精神做好工匠活
史先良的腳步沒有停下。
他繼續拿起書本學習,結合理論知識逐項練習各種焊法在不同工況下的差異,對比分析數據來源。時速250公里復興號標準動車組、復興號高原雙源動車組……一系列 “代表作”的研製,見證了史先良和同事的努力,也展示了中國軌道交通一次又一次新的突破。
史先良閱讀專業書籍 攝影 陳超然
努力和堅持換來的是高超的焊接技術和脫穎而出的優質産品,史先良的技術水準在一次次技能比賽中獲得了認可,展現了年輕一代焊接工人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比賽中拿獎很開心,但更讓我難忘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從老師傅和同事們身上學到的經驗。”
史先良還記得,自己在車間為一次比賽做練習時,遇到了一個技術難題,正苦思冥想的時候,一位身著工作服的大姐在他身邊停下了腳步。“她點撥了幾句,一下就讓我想通了。我想謝謝她,抬頭一看,發現居然是孫景南老師。她可是全國勞模,也是我的偶像。”
孫景南的勞模工作室就在史先良工作的分廠旁,她經常出現在生産一線,指導史先良和年輕同事們,成了他們成長道路上的導師。“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勞模精神不是一句口號,是實打實在一線磨出來的過硬技術。”史先良不好意思地説,有人問他當勞模有什麼樣的感想,他説想成為像孫景南老師那樣的人,“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在長長的流水線上,發揮好我這一顆螺絲釘的作用。”
新生:乘著産改東風去奮鬥
“我們在革命先烈王荷波塑像紀念廣場上的宣誓:賡續紅色血脈,強國復興有我。”史先良説,“每當我工作遇到困難時,耳邊就回蕩這一句宣言。”
始建於1908年的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是南京地區第一個黨組織、工會組織的誕生地,也是江蘇省産改的首批試點單位。秉承“先鋒文化”的浦鎮公司,圍繞“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隊伍壯大”五大任務嚴格落實中央、省市、集團公司關於産改的政策,在産改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和創新黨建工作,成立勞模黨小組、勞模先鋒崗等。
組織培訓 攝影 陳超然
與此同時,浦鎮公司建立了職工職業生涯發展機制,使每個工人都有自己的“晉陞通道”。
“公司有三級培訓體系,公司級、車間級和工位級,通過分類分層培訓,讓新員工能很好地勝任工作。公司還會讓青年員工與技能精湛、經驗豐富的老員工簽訂師徒協議,實現一對一培訓,讓我們更快成長,迅速由學生轉變為成熟産業工人。”史先良介紹。
浦鎮公司還建立了完善的職業技能評定,設有多個層級,和收入掛鉤,實現技高者多得,貢獻大者多得,鼓舞了工人的積極性,激發産業工人學習的熱情,促進技能競爭力轉化為産業競爭力。
“我參加工作的這幾年,正趕上了南京市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東風。我遇上了好機遇、好公司,也找到了一輩子為之奮鬥的事業。熱愛、專注、極致、堅守、擔當,這是時代對我們年輕産業工人的要求,也是我們回應祖國召喚的使命和責任。”史先良如是説。
唯有堅持才能收穫成功,唯有奮斗方可不負夢想。史先良和年輕一代産業工人的激情創業故事,才剛剛開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