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構建群眾文化生活的多元圖景
2025-09-15 16:55:4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也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關鍵因素。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積極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把更多優質文化産品和文化服務送到群眾身邊去,是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近年來不斷探索和實踐的方向。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構建群眾文化生活的多元圖景_fororder_9

文藝演出

  家門口的文藝演出、非遺展示、各類群眾性體育賽事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的背後,蘊含著唯亭街道對群眾文化需求的精準把握和積極響應。街道始終著眼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通過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續提升文化服務和産品供給質效,讓唯亭百姓在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中收穫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凝聚強大精神合量、注入深厚文化動能。

  曾亮相蘇州百姓春晚舞臺的亭飛燕舞蹈隊自2007年成立至今,已發展到40名成員,現逐漸成為唯亭街道群眾文化中一道亮麗風景線。“蘇州老帥哥藝術團”這支20多名、平均年齡60多歲的男子舞蹈團隊,也是唯亭文藝志願隊伍中的骨幹力量,他們用充滿陽剛之氣的舞姿,打破了人們對廣場舞的刻板印象。在唯亭街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評彈演出一直深受本地老百姓的喜愛。“根據群眾的建議,現在我們調整演出點位和時間,基本實現轄區評彈演出全覆蓋。”唯亭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上半年已舉辦了198場,惠及轄區大多數老年居民。

  文化的活力不僅綻放在舞臺之上,更流淌在轄區的每個角落。2025年,唯亭街道聚焦轄區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整合各方資源,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推出評彈戲曲、公益電影、文藝演出、文體活動、非遺體驗五大類文化“套餐”,通過菜單式點選、訂單式配送,將公共文化“套餐”送到居民“家門口”。目前,街道36支各類文藝團隊常年活躍在基層,全年舉辦群眾體育賽事、書畫攝影比賽、文藝演出等群眾文體活動1100場,吸引1.2萬名群眾參與,惠及群眾5萬人次,形成了“政府搭臺、群眾共享”的生動局面。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構建群眾文化生活的多元圖景_fororder_10

文化交流

  唯亭的文化繁榮,根植于其深厚的歷史積澱與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作為園區北部副中心,唯亭得江南水鄉之靈秀,納婁江文化之精華,孕育出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風貌。這裡河網縱橫,橋梁密布,自古便是文人薈萃、商貿繁榮之地。據清《元和唯亭志》記載,境內曾有82座古橋連通四方,不僅便利了交通往來,更促進了文化交流融合,為今日的文化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文化的傳承,在唯亭群眾性刊物《婁江》雜誌中得到生動體現。這本創刊于1991年的刊物,歷經三十余載仍煥發著蓬勃生機,截至目前已出版110期,成為記錄時代變遷、傳承地方文脈的重要載體。刊物精心開設“陽澄風情”“湖畔心曲”等特色欄目,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展現唯亭的獨特魅力。2007年,作家莫言親筆為其題寫刊名,更是讓這份鄉土刊物獲得了高度的認可。如今,《婁江》早已不只是文學愛好者的創作園地,更成為唯亭文化的一張亮眼的“名片”。

  作為文化傳承的另一重要陣地,唯亭街道歷史文化展廳以295平方米的空間,濃縮了這片土地的文脈記憶。展廳內不僅陳列著評彈藝術家朱慧珍的遺物、《婁江》創刊號等珍貴物品,還借助全息投影等技術,生動重現唯亭老街的昔日繁華。自開放以來,展廳已接待參觀3.5萬人次,成為居民“沉浸式”了解地方歷史、增強文化認同的重要空間。

  唯亭的文化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繁榮發展,得益於其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裡既注重保護歷史文脈,又善於運用現代手段活化利用;既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又激發群眾參與熱情;既深耕本土文化特色,又擁抱時代創新潮流。正是在這樣的文化生態中,唯亭走出了一條傳統與現代交融、保護與發展並重的文化振興之路。

  7月,在中國圖書館學會公佈2025年“書香社區”發現活動名單中,唯亭街道古婁二村社區榜上有名。在唯亭,閱讀已成為串聯起千家萬戶的文化紐帶,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一幅“書香漫卷”的生動畫面。這裡不僅有蘇州工業園區北部市民中心館這樣的網紅圖書館,更是依託4個社區級圖書館分館、25個社區閱覽室、13個“書香園區櫃”構建起覆蓋全域的閱讀網絡,總計藏書近13萬冊,為轄區37個社區近31萬居民提供優質便利的閱讀服務。此外,轄區“浦田家話”“青澄讀書會”“古婁閱享”等一批社區特色閱讀品牌密集涌現。

  2025年4月25日“世界讀書日”,唯亭推出街道層面的“書香澄南 唯‘讀’有你”全民閱讀品牌,並以一場書香市集,架起居民與閱讀文化、閱讀延伸服務的橋梁,以一場讀書分享會,串聯起居民熱愛閱讀、參與閱讀的熱情,以書香為媒,以閱讀為橋,引領全民閱讀積厚成勢。

  當閱讀從一項活動沉澱為一種生活方式,當書香從圖書館瀰漫到街頭巷尾,文化便真正融入了百姓日常,成為精神滋養的不竭源泉。據統計,2025年以來,唯亭街道已組織開展閱讀活動16,場,近萬人次參與。從親子共讀的溫馨時光,到鄰裡分享的思想碰撞,再到深度閱讀的沉浸體驗,閱讀正以其溫柔而持久的力量,塑造著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氣質,讓每個生活在這裡的人,都能在書香中獲得心靈的滋養與昇華。

  文化是凝聚共識的精神內核,更是社會發展的持久動能。在唯亭,文化建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積極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從文化隊伍的精心培育激活內生動力,到“文化菜單”的精準配送對接民生需求,從優秀文化的傳承創新延續精神根脈,到書香氛圍的全面營造涵養城市氣質,唯亭不斷探索文化服務新模式,提升文化供給品質,讓文化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構建群眾文化生活的多元圖景_fororder_11

閱讀空間活動合影

  如今,唯亭的文化建設已呈現出高品質發展新格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深度融合,文化事業與文化産業協同發力。這種全方位、多層次的文化建設實踐,不僅彰顯了文化自信,更展現了唯亭在推進基層文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的創新探索。未來,唯亭將繼續深化文化領域改革創新,不斷提升文化服務效能,讓文化成為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支撐,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文化力量。(文/圖 陸一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