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一頭連著經營主體,一頭連著百姓民生;一邊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一邊維護市場秩序健康公平。近年來,南京市秦淮區市場監管局堅決貫徹區委、區政府和上級市場監管部門決策部署,秉持“寓監管于服務”和“全鏈條治理”的理念,以行風建設新成效,提升監管服務新質效,在細節中展現作風,在細緻處服務民生,在多個領域探索了先行經驗,擦亮監管服務本色。
謀新策——“一個《規範》+一個品牌”,讓黃金珠寶消費更安心
提到買黃金,有著“黃金珠寶一條街”之稱的太平南路和有著“中華第一商圈”之稱的新街口,是不少南京人的不二選擇。最近不少消費者在太平南路商圈選購黃金珠寶的時候注意到了商家在櫃檯醒目位置放置的“黃金珠寶放心購”立牌。不僅如此,附近還設置了專門的“消費維權投訴站”,就地化解消費糾紛。
其實,消費者感知到的一系列細微的變化背後,都同南京市秦淮區市場監管局出臺的《貴金屬及珠寶玉石飾品經營服務規範》以及重點打造的“黃金珠寶放心購”品牌息息相關。
秦淮區是南京黃金珠寶重點區域,轄區內黃金珠寶經營商戶逾3000家。近兩年,黃金消費市場以舊換新套路多、“一口價”黃金克重不明等銷售亂象時有發生。秦淮區市場監管局立足轄區特點,通過實地走訪,在深入調研和邀請檢測機構、企業代表多方共同參與研討的基礎上,聯合江蘇省黃金協會,發佈《貴金屬及珠寶玉石飾品經營服務規範》團體標準,從經營規範、服務規範、佩戴保養指引三個方面,對售前、售中、售後環節提出要求。
這項標準率先填補了江蘇省在該領域的空白。2025年,秦淮區市場監管局將根據省市場監管局《2025年度江蘇省地方標準立項指南》要求,積極推進該項團體標準升級地方標準工作,讓關乎老百姓“錢袋子”的黃金珠寶消費能更加安全放心。
黃金消費只是秦淮區市場監管局高站位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出的一攬子舉措之一。圍繞放心消費示範引領,秦淮區已實現景區小額先行賠付全覆蓋,全區近4000家商戶成為七天無理由退換貨承諾單位,上半年線下無理由退貨2萬件,消費服務品質全面提升。
小額先行賠付、無理由退換貨等以優先解決消費者的核心利益關切為出發點的細節舉措不僅讓消費者充分感受到了公平與效率,更在潛移默化的消費環境和營商環境的優化中讓更多人感受到了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與服務溫度。
迎難上——推動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守護居民“上下”安全
2024年,秦淮區有一個叫張公橋的小區火了。這個小區不僅上了央視新聞《朝聞天下》的專題報道,國務院辦公廳還先後兩次到該小區進行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工作調研。
這是一個建於20世紀末的老舊小區,共有兩棟高層樓宇,因使用負荷高、使用年限久、維修資金枯竭,導致電梯老舊未及時更新,給560戶居民出行帶來極大影響。2023年,秦淮區市場監管局牽頭推進該小區電梯安全評估整治工作,先後經過專題研究調度、引導居民自治,最終在多方協同之下,前後歷時一年左右完成電梯的更新。
數百戶小區居民“上下”安全升級的背後,是秦淮區一套可行性的實踐經驗的落地。
眾所週知,資金短缺問題一直是推進小區老舊電梯更新改造最難啃的“硬骨頭”。以張公橋小區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為試點,秦淮區市場監管局協同部門、街道及社區做細、做實群眾工作,推動該小區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採取按戶分攤方式,籌措電梯更新資金,跑出了受到廣泛關注的“張公橋經驗”。
其實,“張公橋經驗”的誕生在秦淮早已埋下伏筆。早在2017年,秦淮區市場監管局就牽頭在全市各區中率先開展住宅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及整治,區政府更是連續9年將該工作列入區民生實事項目。秦淮區相關做法被借鑒,老舊住宅電梯安全評估及整治被納入省民生實事項目。
摸清家底、抓細落實、謀劃新策,有啃“硬骨頭”的決心與智慧是“張公橋經驗”能夠被央視新聞報道,成為小區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典型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所在。
當前,圍繞“兩新”工作,秦淮區市場監管局主動對接,統籌各方資源,2024年在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中成功申報44台更新電梯,獲批660萬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補助資金,項目數量及補貼資金總數位居全市首位。2025年,該局將居民更新意見統一的、項目成熟度高的818台電梯向上申報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成功獲批539台,申請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8085萬元,項目申報數量、獲批項目數及申報資金位列全市前三。對獲批電梯,秦淮區市場監管局將實施清單管理,“一梯一策”,強化過程管理,精準掌握進展情況,逐一分析跟蹤落實。
抓長效——健全智慧監管體系,打好市場監管持久戰
作為南京的老城區,秦淮名勝古跡眾多,人文景觀豐富,僅2024年遊客接待量就突破8000萬人次,名列全國旅遊綜合實力百強區榜首。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讓秦淮區一直都是南京文旅“網紅”排行榜上的“長紅”。對於秦淮來説,這既是先天的財富,也是沉甸甸的安全監管責任與壓力。
依託科技的力量,高效能健全市場智慧監管體系成為秦淮區市場監管局堅持的長期主義。
近年來,秦淮區市場監管局持續提升數字監管水準,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強化食品安全風險分級、量化分級管理。2025年上半年,秦淮區共計新設置“互聯網+明廚亮灶”點位140個,在“老門東”景區試點食品安全“互聯網+”智慧監管全覆蓋,食品安全基礎進一步夯實。統計數據顯示,秦淮區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連續5年持續提升,2024年達90.58%。如今,在秦淮區,不管你是走進街邊小店,還是景點景區內的特色餐飲店,乾淨明亮的後廚就是食品安全最好的“代言人”,是消費者眼見為實的安心與放心。
在發揮社會監督力量參與食安共建共治共享方面,秦淮區市場監管局創新打造了“秦先鋒”志願服務品牌。該品牌依託“寧食安”志願服務平臺建立集科普宣傳、法律宣講、你點我檢、制止浪費、風險排查“五位一體”的志願服務活動體系。2025年,該局已聯合各街道食品安全志願服務大隊,開展7場次志願服務活動,累計召集137名志願者對小西湖、科巷、仙鶴街等熱門景區、網紅餐飲集中區開展食品安全你我同查,以消費者身份深入實地排查食品安全問題。
安全無小事,責任重如山。在推進智慧監管的過程中,電子秤缺斤少兩、保健食品虛假違法廣告、網售藥品抽檢和監測……這些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事,都成為了秦淮市場監管局監管服務過程中不斷強化的“關鍵小事”。在細節中展現作風,在細緻處服務民生,秦淮區市場監管局在推進行風建設的過程中也收穫了沉甸甸的榮譽。近年來,該局不僅成功獲批國家知識産權強縣(區)建設試點區、國家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試點區,還在全省38家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城區(縣)跟蹤評價中位列第一,連續五年在市對區食品安全專項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連續三年被評為省藥品稽查執法暨靂劍專項行動先進集體,連續三年獲評品質強市工作優秀區,連續四年消費環境滿意度測評位列全市第一。
民生關注的熱點在哪,市場監管的重點就在哪。秉承“寓監管于服務”和“全鏈條治理”的理念,秦淮區市場監管局將持續以行風建設為引領,以推動高水準打造“一部門一特色”、高站位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高品質開展個體工商戶精準幫扶、高層次完善知識産權綜合管理機制、高起點推動“兩新”工作落地落細、高效能健全市場智慧監管體系等“六項改革”為抓手,以讓市場主體滿意、讓人民群眾滿意為目標,擦亮監管服務本色,開拓市場監管新局面。(文 王鵬 孔令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