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攬入懷 ——燈塔市踐行“兩山”理念守護生態環境
2020-11-13 08:59:13來源:遼寧日報編輯:王偉嘉責編:馮鈺穎

綠水青山攬入懷 ——燈塔市踐行“兩山”理念守護生態環境

葛西河生態走廊建設美景如畫。

綠水青山攬入懷 ——燈塔市踐行“兩山”理念守護生態環境

雞冠山鄉生態環境越來越美。

綠水青山攬入懷 ——燈塔市踐行“兩山”理念守護生態環境

秀美的葛西河公園吸引市民拍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近年來,燈塔市牢固樹立“兩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統籌改變城鄉面貌,提高生態環境建設水準,全力建設“秀美燈塔”。

  截至目前,燈塔市完成10.76萬畝荒山造林任務,完成創森任務4.0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1%,全市水岸林木綠化率達80%以上。

  到今年底,預計燈塔市環境空氣品質達標率不低於77%,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到47微克/立方米;河流水質優良比例達33.33%以上,生態環境品質指數達61.8。

  植樹造林 提升森林覆蓋率

  11月12日清晨,燈塔市葛西河公園裏,晨練的人開始了休閒運動。“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欣賞著秀美的風光,一天的心情格外好!”剛剛打完太極拳的燈塔市萬寶橋街道鏵西社區居民李秀麗説,無論春夏秋冬,每天她都約上夥伴到葛西河公園晨練。

  近幾年,細心的市民會發現,燈塔市的城市顏值不斷刷新,城區不斷生出大片綠地公園,不少居民小區都有美觀適宜的綠化點綴,甚至連國道、省道、縣道也成為一道道讓人賞心悅目的“風光帶”。

  近年來,燈塔市加快推進山區植樹造林和生態恢復,科學合理使用年度森林採伐限額,推進集體林木採伐限額進村入戶;嚴格保護森林資源,重點打擊亂採濫伐、亂採濫挖等違法行為;堅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並舉,組織開展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持續增加國土綠化面積。

  加快推進城區植樹造林和綠化美化。燈塔實施城區重點景觀、重點道路綠化改造升級,打造城市公園綠地十分鐘服務圈。實施老城區綠地改造補植,實施重點道路綠化工程。實施葛西河二期、福之福林果園、特色小鎮、燈塔高速公路南出口綠化完善工程。同時,大力推進生態鄉鎮、生態村示範創建工作,鞏固鏵子、西大窯、五星等生態鄉鎮試點成果。在當前綠化基礎上,每個村每年新栽植苗木200株以上,不斷提高綠化率。

  防治污染 還百姓碧水藍天

  燈塔市全面落實河長制,嚴格執行《河長制實施方案》,開展水源地保護、重污染河流治理攻堅行動,減少污染嚴重水體和不達標水體,促進水環境品質總體改善;嚴控各類涉水企業,對水洗、硝染等重點水污染企業進行在線監控,加大執法力度。同時,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完成老城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重點河道清淤工程、鏵子鎮污水管網建設工程、鏵子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完成葛西河三期水系打造,打造橫貫城區的水系廊道景觀帶。

  抓實空氣污染治理。燈塔市以10蒸噸/小時(或7兆瓦)及以下燃煤鍋爐為重點,淘汰城區和工業園區內全部老舊低效燃煤小鍋爐;嚴控新建燃煤鍋爐,對暫不具備清潔能源替代條件的地區,積極推廣潔凈煤和節能環保爐具;有序推進風電、光伏等發電工程建設,實現新能源高品質發展。今年,燈塔市積極推進農村“氣代煤”工程建設,力爭完成“氣代煤”用戶3萬戶。

  同時,燈塔市還抓實土壤污染治理,有效管控農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風險,保障農産品品質和人居環境安全;抓實礦山污染治理,嚴格依法規範生産,加強礦山植被修復;深化與周邊城市在大氣和水污染防治方面的合作,建立完善的大氣和水污染聯防聯控機制,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同治污、應急聯動,合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對環境違法企業,依法依規進行處罰。

  綠色發展 推動轉型升級

  為全面完成工業節能目標,燈塔市全面推行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力爭到今年底,製造業全面實現清潔生産,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標達到省內先進水準,實現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比2015年降低10%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7%,建成一批低碳綠色發展企業。

  推進資源循環利用。燈塔市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再生資源、危險廢棄物回收網絡和設施整合,提高廢棄物回收效率和水準。依託區域産業基礎,探索建立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形成産業集聚發展態勢。

  推動生態旅遊發展。燈塔市堅持工業與旅遊業深度融合,支持資源枯竭型地區、工礦沉陷區等通過工業旅遊轉型升級為綠美凈的風景區。依託東部山區森林山地、生態濕地、河流等優質生態資源優勢,重點開發休閒度假和養生養老等生態旅遊,鼓勵推動冰雪企業和項目入駐建設,促進冰雪運動、冰雪賽事、冰雪裝備、冰雪服務等相關産業深度融合、高品質發展。

  環境治理 扮靚美麗鄉村

  今年以來,燈塔市以村莊清潔整潔和美化綠化專項行動為抓手,全力開展18個省級美麗示範村和85個整潔村創建工作,出動幹部群眾3.4萬人次,清理農村生活垃圾2萬餘噸,栽植各類樹木8萬餘株。

  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處理”的農村垃圾治理模式,燈塔市正在全域範圍內大力推廣“五三三”的垃圾分類減量處理模式,即,採用五指分類法第一次分類,通過三堆存放法二次分揀,在鎮堆漚站完成第三次分揀。統一模式、統一標準在13個涉農鄉鎮街計劃建設25座堆漚站,現已完成16座。同時,16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已全部整治完成,並完成銷號手續。

  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今年,燈塔市農村戶廁改造任務7247座,力爭在年底前全部完成;預計在年底前建成1座無害化衛生公廁、4座旅遊廁所。

  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範行動,重點推進5個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目前,新光村、胡巴什村已建成並投入使用,193個村黑臭水體排查治理工作已完成;全市禁限養區內251家畜禽養殖場(戶)已完工229戶糞污處理設施建設,完成率91.24%。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市推進項目中,燈塔市已在各鄉鎮街、村屯配套垃圾桶4.6萬個,電動三輪垃圾收集車454台等,配齊垃圾收運設備,提高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水準。同時,實施道路硬化16.3公里,新安裝太陽能路燈1225盞,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目前,燈塔市開展庭院經濟的示範村有17個2993戶,經濟作物播種面積3518畝,栽植錦繡海棠13萬棵、戀秋紅果樹4000棵、葡萄11萬棵。(記者  嚴佩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