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推進網格化管理 開展校地合作 引導全民參與 疊加式管護體系讓濕地生態功能持續增強
眼下雖然已經入冬,但在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能看見丹頂鶴、灰鶴等野生候鳥。近年來,在遼河口濕地越冬的候鳥數量逐年增加,這與盤錦市持續加大濕地保護力度,為濕地上棲息的候鳥提供了更加適宜的環境有極大關係。
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盤錦生態形象的一張名片。盤錦市把保護好濕地生態環境作為政治任務。2017年5月1日,盤錦市頒布實施了第一部地方性法規《盤錦市濕地保護條例》,為濕地保護提供了法律保障。盤錦加強管護體系建設,初步形成網格化保護管理體系。以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盤錦遼河口省級自然保護區為重點,盤錦收回了由部門和企業管理的出入口管理權限,建立了進入保護區報備制度,實現了濕地重點區域封閉管理,有效降低了人類活動干擾。同時,設置了5個基層巡護管理站,配備了專業管護人員,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的網格化保護體系。
盤錦市深入開展與中科院瀋陽生態所、北京林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瀋陽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合作,使科技支撐生態保護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先後合作開展了“盤錦紅海灘翅鹼蓬群落退化成因與恢復對策研究”“遼河口翅鹼蓬濕地生態環境修復技術研究與示範”“河口濕地保護與生態修復技術”等課題30余項,全面掌握了遼河口濕地生物資源狀況,為開展濕地生態系統修復、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重要物種保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全民參與濕地保護體系逐步形成。盤錦已成立的鳥網、盤錦市濕地保護協會、盤錦市黑嘴鷗保護協會、盤錦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等十余個組織起到了積極的帶頭作用,組織學校、機關、企業、社區居民等志願者4萬餘人,開展了“遼河口濕地保護”“遼河口凈灘”“春秋候鳥安全遷徙”等一系列活動。
隨著濕地保護管理體制機制的建立健全和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的實施,保護了濕地生態安全。今年,盤錦市“退養還濕”面積4193公頃,加上2015年“退養還濕”的1533公頃,共5726公頃濱海濕地正在加快修復。多個生態項目的實施,對於保障濕地生態環境安全、保護珍稀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與長遠意義。盤錦遼河口濕地黑嘴鷗繁殖種群由1992年的1200隻增加到2019年的10275隻。(記者 劉永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