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社教活動讓文化大展走進觀眾內心
2021-01-21 09:18:41來源:遼寧日報編輯:楊海峰責編:馮鈺穎

遼寧:社教活動讓文化大展走進觀眾內心

遼寧:社教活動讓文化大展走進觀眾內心

遼寧:社教活動讓文化大展走進觀眾內心

遼寧:社教活動讓文化大展走進觀眾內心

遼寧省博物館“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微電影《文人少年派》的海報和拍攝花絮

遼寧:社教活動讓文化大展走進觀眾內心

遼博“樂學堂”系列課程活動現場 遼寧省博物館供圖

  提示TISHI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正在遼寧省博物館盛大展出,“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數字展廳在遼博官網上線,吸引了線上線下眾多觀眾。展廳的參觀者、專題講座的聽眾、微電影《文人少年派》的演員和觀眾、眾多參與遼博“樂學堂”研學活動的青少年,讓“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的聲音傳得更遠、影響更大。

  展廳內外、線上線下,都是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0年12月5日、6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開展後的第一個雙休日,遼寧省博物館先後舉辦了兩場“唐宋八大家”專題講座,講座的題目分別是:《唐宋八大家對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貢獻》,由遼寧大學文學院教授郭醒主講;《從文學到圖像: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賞析》,由遼寧省博物館副館長董寶厚主講。

  講座原計劃在能容納100多位聽眾的遼博學術報告廳“佩文齋”舉辦,沒想到來聽講座的參觀者太多,只好緊急調整到了遼博最大的多功能廳,300多個座位都坐滿了人。“有的是參觀展覽時偶遇,也有提前看到預告專程前來的。”董寶厚説,這樣的情況已經不是首次了,在2019年遼博“又見大唐”展和“又見紅山”展期間舉辦的專題講座也同樣如此。“每逢重要展覽,都舉辦專題講座,每次專題講座必然吸引大量聽眾,這是常見現象了。”董寶厚説。

  計劃中,“唐宋八大家”專題講座會在3個月展期的每個雙休日舉辦,週六是“文化和文學”主題,週日是“書畫賞析”主題,邀請的主講人都是唐宋文化研究和書畫領域的資深專家學者。後因去年12月下旬瀋陽突發疫情,講座無法正常舉辦,遼博目前正在籌備線上講座。

  之所以要在展覽的同時舉辦專題講座,既是博物館的職責使然,又是觀眾的需求所在。董寶厚説,“唐宋八大家”所承載的文化信息非常豐富,遠非一個展覽所能展現,觀眾想要了解的內容還有很多,這就要依靠講座和其他社教活動。

  博物館不僅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文物之所,而且也承擔著為公眾普及文物知識、教育和欣賞的職能,後一種職能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凸顯出來。“走進博物館”在近些年已經形成聲勢,越來越多的觀眾在文物展示中了解歷史、學習知識、受到文化的滋養,而依託豐富的館藏文物、研究成果和精品展覽舉辦的各類社教活動也呈蓬勃發展之勢。無論是國家文物部門對博物館的考核,還是公眾對博物館的評價,社教活動開展得如何,已經是一項重要指標。

  此次“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遼博教育團隊特別策劃推出了“品古識風——走進唐宋八大家”教育項目,包括十多項教育活動,既有深入淺出的主題文化講座,生動有趣的現場互動體驗,又有異彩紛呈的線上線下教育課程。包括展覽開幕當天由展覽主辦方舉辦的“唐宋八大家詩文朗誦會”,包括正在進行中的“唐宋八大家”主題文創大賽,都是社教活動的一部分。

  董寶厚介紹,早在“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立項之初,圍繞展覽所進行的社教活動就在同步策劃。二者既獨立運行又互相成就,展廳內作展覽的核心內容展示,展廳外作展覽的文化外延部分,再通過現場互動、線上線下的課程,包括接下來還要進行的送展進校園、進基層以及文創産品的銷售,都讓展覽既走進觀眾的內心,又傳播得更遠。

  可以説,在考量“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的意義時,應該增加更多的評價維度,展廳內外、線上線下都是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豐富精彩,才是這次展覽成為一個現象級大展真正的判定標準。

  創新創意開展活動,實現展覽影響力的最大化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開幕前幾天,記者在遼博采訪,偶遇一群身穿唐宋時期服飾的少年,他們有的正在緊張地背誦著一段段八大家的詩篇,有的揮著袖子有模有樣地學習著古代的禮儀。這些孩子就是本次展覽期間將要推出的微電影《文人少年派》的小演員們。

  “《文人少年派》是全國博物館界首部以青少年為主題的微電影。”遼寧省博物館公共服務部副主任張瑩介紹説,“唐宋八大家”的詩文流傳千古,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很多,很適合以戲劇的形式來呈現,最初是策劃編排一些舞臺劇,但是因為舞臺劇的受眾有限,所以才有了拍攝微電影的創新之舉。

  在展覽開始前一個多月,招募“遼博小戲骨”的消息在媒體上發佈,報名條件中特別補充了一條:有書法功底和擅長民族樂器者優先,目的就是吸引那些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孩子來參加拍攝。很快,眾多應徵者傳來視頻。張瑩愉快地回憶起經過第一輪海選後選出的十幾名“小戲骨”復試的情景:“有一個孩子當場揮毫,大家都説,這孩子的氣質很像李白!還有一個孩子演奏二胡,非常瀟灑。他們最後都入選了。”

  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相遇”,傳統的文化文物展與現代的視聽技術相遇,歷史上的八位大文豪與今天的少年相遇,展廳內的古老文物與充滿仰慕感情的呈現相遇,由此,文脈得以延續,精神得以傳承。“能夠重新品讀古人,體會古人刻苦、執著、拼搏的學習精神,同時還可以幫助廣大青少年觀眾更好地了解展覽,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我特別自豪。”參與演出的小演員劉金昊説。

  對於遼博社教團隊來説,像《文人少年派》一樣受到觀眾歡迎的社教活動在“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期間還有很多,比如:館校合作教育項目,攜手瀋陽市教育研究院、瀋陽市盛京小學教育集團,以“穿越時空,走進八大家的文人世界”為主題的現場觀展,舉辦文化講座;“習書八大家”教育活動,組織小學生書寫“唐宋八大家”的經典詩詞;“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系列線上研學教育課程;“樂學堂”系列課程;“唐宋八大家”文人山水版畫創作互動體驗活動;青少年趣味互動答題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各異。

  “所有活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通過創新創意的活動實現展覽影響力的最大化。”張瑩説,而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以觀眾為中心,讓活動真正接地氣、有人氣,喚起更多人特別是青少年的參與熱情。”

  遼博公共服務部社教課任課教師謝迪昕給記者提供了“樂學堂”系列課程的課件,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活動對像是8歲至12歲的青少年。課程以“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軾為代表,分四堂課向青少年介紹這四位文學家的生平故事,讓學生們與幾千年前的文豪們“對話”,深刻體會他們憂國憂民的情懷。每堂課都有一個手工製作環節,會提供給每個學生一個遼博專門研發的材料包,利用材料包中的工具,老師帶領學生們現場製作與所講述內容相關的手工藝品,比如印有柳宗元名作《江雪》、王安石名作《梅花》的竹篩貼畫等。孩子們在活動中,不僅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而且還能“把文化帶回家”,與更多人分享。

  培育知名品牌,將社教活動貫穿在展覽的全過程

  繼2019年“又見大唐”展之後,“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再度入選國家文物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百項主題展覽名單,並且同樣位列20項重點推介項目。取得這樣的成績,非常難得。

  但是很多人並沒有注意到,就在“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火熱展出的同時,在遼博一樓第三展廳,還有一個名為“文·物——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展”也在展出之中,這個展覽同樣入選了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

  這個展覽于2020年9月5日開幕,展期半年。展覽的布展線路與通常的文物展以歷史年代或者文物類型作為主線不同,採用的是“展教合一”的方式,以文物與詩詞、成語等之間的關聯為切入點,通過文物來呈現生活中耳熟能詳的成語、詩詞、俗語等背後的故事。整體設計很特別,像一本教科書,每一種或者幾種展品擺在一起,就是“一課”,文字説明、歷史典故是“課文”,展櫃中的文物就像插圖,而其他一些延展的知識點或小故事就像課後的拓展閱讀,並設置了很多互動裝置來豐富觀眾的觀展體驗。

  “這個展覽受到了很多青少年及家長的歡迎,很多中小學也把這個展覽作為第二課堂,在此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張瑩説,這個展覽集中展示了遼博在社教方面的成績和經驗。近年來,遼博始終致力於面向青少年開發具有博物館特色的教育項目,利用“新中國第一座博物館”的品牌優勢,圍繞館藏資源和地域特色,創新開展社會教育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教育成果與良好的社會反響。

  遼博社教活動已經在公眾中創出一些頗具知名度的品牌。比如從2014年開始的小講解員培訓活動,已經累計培養了500多名小講解員,這些小講解員來自全省各市,還有一些來自海外,他們從中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每一個人都成了遼博和遼寧文化的義務宣傳員。比如“樂學堂”活動,依託館內展覽設計課程和活動,讓青少年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和文化,目前為止,已經開發出了100多項較為成熟的課程。

  “大多數的社教活動是以青少年為目標人群設計的,因為活動設計得宜,在成年觀眾中同樣受歡迎。”謝迪昕回憶起“又見紅山”展中,他們特別設計了一台模擬考古發掘車,不僅小朋友喜歡,而且很多成年人也興致盎然地參與到了在太空沙裏發現文物、再用小刷子清理的過程當中。

  張瑩表示,社教活動讓“唐宋八大家”有了更多的人氣和吸引力,反過來,社教活動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也為策展者提供了借鑒。“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中設計的詩歌牌、網紅打卡地等互動環節,其實也同樣承載了社會教育的職能。從這個意義上説,將社教活動貫穿在展覽的全過程,全員擁有社教責任,已經成為遼博人的共識。(文 高爽)

  手記

  媒體眼中的 “唐宋八大家”展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是遼寧省博物館繼“又見大唐”“又見紅山”展覽後再度推出的重磅之作,是首次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自2020年12月2日開展以來,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並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展覽先後登上了央視“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日報》等媒體,在報紙、電視、網絡等多種傳播媒介上頻頻“露臉”,僅開展一週的統計,全網累計報道量就超過了300次。報道從不同角度介紹展覽的主題與內容,解讀文物背後的歷史與故事,讓各地熱心觀眾領悟了多元發展的遼寧,讀出了這片土地的嶄新形象和文化自信。

  2020年12月2日,央視“新聞聯播”“中國新聞”等欄目以《“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瀋陽開展》為題進行報道。央廣網對開幕式的盛況進行了數小時持續播報。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以《遼博年末大展掀起觀展熱潮 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為題報道了展覽的相關內容。

  2020年12月6日, 《光明日報》以大半個版面的篇幅刊登報道《唐宋八大家九百年後再“聚首”》,報道中説,通過文物展覽的方式弘揚和宣傳“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成就、生平事跡和家國情懷,對於展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價值取向,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有著積極意義。

  《中國日報》全平臺直播了“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開幕式當晚的夜場活動,點擊量達744.7萬,《中國日報》海外平臺直播瀏覽量近198.8萬。

  中國新聞網以《“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亮相瀋陽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為題進行深入報道。

  省內媒體圍繞此次展覽展開了立體式報道,本報與《瀋陽日報》《瀋陽晚報》《遼沈晚報》等紙媒,遼寧電視臺、瀋陽電視臺等多家廣播電視臺,從豐富的展品內容到布展的幕後故事,從專家學者的解讀到普通觀眾的參觀體驗,全方位呈現了展覽的獨特魅力。

  本報以專刊和專題的形式持續關注展覽。通過評論肯定了這次大展的重要意義:“展覽借助一幅幅傳世書畫、一件件精品器物,訴説著以‘唐宋八大家’為代表的文人千百年來一以貫之的家國情懷、創造力、奮鬥精神以及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先賢文集最佳刻本與翰墨遺珍的首次聚集展出,不僅是美的享受,更會給我們帶來深深的思想共鳴。沐浴這浩蕩的溫暖的文化東風,會得到安放心靈的文化力量,讀懂他們的故事,會更加知道我們從哪來、該向哪去。”通過深度報道來探討“現象級大展為什麼頻頻出現在遼寧”的重要話題。同時還邀請資深學者和專家對數十件重點文物進行了深入解讀。

  本報新媒體稿件《神級聊天》以幽默又浪漫的方式給8位文豪建了一個微信群,天馬行空的聊天內容讓網友收穫了快樂也增長了知識,很快就收穫了“10萬+”的點擊量,成為“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報道中最大的“爆款”。(文 高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