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營商環境 ——遼寧優化營商環境系列談之一
2021-01-22 09:04:37來源:經濟日報編輯:楊海峰責編:馮鈺穎

       一位南方女孩到瀋陽一下火車就感到了溫暖:網約車司機主動打電話給她,讓她能出站立刻乘車,還熱情地介紹瀋陽好吃的和好玩的。受感動的她又把在瀋陽的溫暖細節發到短視頻平臺上,點讚量超10萬。

  一個人,一件善舉或惡行,可能會給一座城市添彩或者減分。那麼,百萬人、千萬小善相加呢?日積跬步,必有大成。遼寧省力推“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活動,正是要匯聚全員參與建設營商環境所迸發的聚沙成塔的力量。

  環境,首先是文化。其中包括誠實守信的契約精神,開放包容的利他意識,陽光向上的積極氛圍。透過日常隨處可見的文明善舉,人們能夠感受到這裡的社會包容性、生活舒適度、精神歸屬感;通過與當地人的辦事交往,人們能夠體察到這裡的規則意識、善治水準。

  “人人都是營商環境”雖説落腳點在市民整體的主人翁意識上,但先鋒隊是承擔各項政務服務職能的工作人員特別是各級幹部。客觀地説,不少擁有執法權的管理者遇到問題不是把自己擺進去,而是心裏想著“企業好不好與我有一毛錢關係”,讓自己置身事外。

  觀念要轉,“官念”先要轉。以“商本位”取代“官本位”是要津。安商、富商,與人方便於己有利,給納稅人當靠前服務的“店小二”,一點兒不丟人。反之,如果人人為一己私利去破壞而不是建設營商環境,哪會有健康的經濟生態及良性循環?有些投資者可能遭逢一次小傷害就離開了,再不會來了。“商本位”意識説到底是服務意識、共贏思維,讓投資、發展有安全感,包括人身安全和財産安全。任何一個隱性障礙和“潛規則”,都可能讓企業舉步維艱;任何一道人為設置的“玻璃門”“旋轉門”“彈簧門”,都會讓群眾心生芥蒂……

  怎樣培養融入精神?德治化人,法治正人。精神激勵和制度約束並重,幹好幹壞不一樣。給能幹事、敢幹事、幹成事的幹部撐腰鼓勁,對不作為、亂作為的要問責追責。把評價權交給企業和群眾,把績效考核同“好差評”緊緊掛鉤,遼寧政務服務將“好差評”覆蓋省、市、縣、鄉四級政務服務中心,實現了全覆蓋,並建立了差評投訴整改落實閉環管理機制。此可謂“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一道措施保障。(文 孫潛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