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將發放文旅、體育惠民消費券 總額超千萬元
2021-04-27 22:05:5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非責編:李勝蘭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楊薇):4月29日,瀋陽市將開始發放惠民消費券。瀋陽市政府希望通過大力度的優惠補貼,引客入沈,全力推動文旅、體育行業復蘇,促進城市經濟發展。

  2021年,瀋陽惠民消費券發放總額超千萬元,其中文旅電子消費券仍然採取政府同企業合作發放的形式,首期發放1000萬元。另外,銀聯遼寧公司配資200萬;體育惠民消費券發放共計500萬元、7.6萬張。

  2020年瀋陽總計發放超2500萬元惠民消費券

  4月27日,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副局長李志強在文化旅遊惠民消費券發放活動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了2020年瀋陽發放惠民消費券的情況。

  2020年,瀋陽市首次啟動文化旅遊惠民消費券的發放工作,總計投入2000萬元,銀聯配資200萬元,攜程平臺讓利1000萬元,對激活疫情影響下的文旅消費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銀聯數據顯示,活動直接拉動效應達到3.8倍,間接拉動效應達到8.9倍;攜程平臺數據顯示,瀋陽在線旅遊人次恢復到上年同期的75.38%,在線旅遊收入恢復到上年同期的82.82%,活動帶動綜合消費10.6億元。

  在瀋陽市體育惠民消費券發放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瀋陽市體育局副局長董景林表示,2020年6月,瀋陽市政府出臺了《瀋陽市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若干措施》。該方案著眼倡導健康消費理念,創新消費引導機制,明確提出連續三年每年安排不低於500萬元的財政資金用於發放體育惠民消費券,有效拓展了體育消費新空間。

  2021年瀋陽文旅惠民消費券每週四11時發放

  2021年文化旅遊電子消費券的發放時間從2021年4月29日至2022年2月28日。屆時,涵蓋“悅讀書海、縱賞影音、浸觀展演、品鑒文藝、惠享文創、探玩市集、嗨逛商圈、暢遊盛京”八個板塊的文化旅遊惠民消費季活動也將同步啟動。

  瀋陽市文化旅遊惠民消費券將於4月29日起,每週四11時準時發放,第一週發放200萬元,其餘每週發放100萬元。

  本次優惠券共有4種面值,分別是15元、30元、50元、100元。滿減標準是:滿30元立減15元、滿60元立減30元、滿150元立減50元、滿300元立減100元。

  消費場景共有11類,分別是涉旅賓館酒店住宿消費;旅行社瀋陽市內遊覽線路消費;書店、音像店消費;KTV包房、遊戲娛樂場所消費;劇院、劇場門票消費;1905文創園、奉天記憶文創園等文化産業創意園區消費;電影院門票消費;故宮、帥府等文博場館門票消費;植物園、森林動物園等旅遊景區門票消費;互聯網經營場所上網消費;工藝品店、文創店購物消費。目前,參與活動的文化和旅遊企業已有300余家。

  市民及外地遊客需通過“雲閃付APP”領券,進入“雲閃付APP”首頁“獎勵中心”,點擊領取“瀋陽市文旅惠民消費券”,先領先得。消費券使用期限為7天。消費者從領取時間算起,在7天有效期內均可使用,超過有效期消費券失效,券面金額將自動滾入下期重新發放。

  體育惠民消費券今年新增體彩專用券

  體育惠民消費券從4月29日正式開始發放,由瀋陽市政府出資500萬元,中國銀聯遼寧分公司出資100萬元,會同轄內中國銀行、郵儲銀行等商業銀行,在瀋陽市內體育企業商戶中發放體育惠民消費券。

  本次消費券發放活動,除通用、體育彩票專項外,特設冰雪專項。普通消費券和體彩專用券于4月29日開始發放:其中普通消費券370萬元,100元面額消費券2.2萬張、50元面額消費券3萬張;體彩專用券30萬元,20元面額消費券5000張、50元面額消費券4000張。12月2日起發放冰雪專用券100萬元,50元面額1萬張、100元面額5000張。

  今年,瀋陽市體育局與中國銀聯遼寧分公司合作,通過雲閃付APP發放消費券,發放模式將去年的“報名抽獎”調整為今年的“即領即用”,確保將消費券精準投放到目標群體當中。活動期間,用戶在雲閃付APP首頁“獎勵中心”內點擊領取“瀋陽市體育惠民消費券”,或通過掃描消費場景二維碼領取消費券,同一身份證號每類券每月可以領取一次。此外,今年瀋陽還增加了抽獎環節,針對參加活動的消費者同步開展抽獎活動,符合條件的消費者可獲得抽取現金紅包的機會。

  據悉,惠民消費券的發放,是提升城市活力,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的重要舉措,也是瀋陽市委、市政府“推進精細化管理,建設高品質城市”在文旅、體育惠民中的生動實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