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創新資源加速集聚
2021-05-10 09:46:06來源:遼寧日報編輯:王巍責編:李勝蘭

  原標題:一季度全省高新區規上工業總産值、高新技術企業營收分別增長17.2%和22.2% 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創新資源加速集聚 ——開局首季看振興⑦

  今年一季度,遼寧省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持續增加,利潤大幅增長。全省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1935.6億元,同比增長22.2%;營業利潤108.3億元,同比增長122.8%。其中,新材料、先進製造與自動化兩個領域成為支撐高新技術企業利潤增長的主要力量。

  同時,全省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也呈較快增長態勢。一季度,全省高新區規上工業總産值達1906.2億元,同比增長17.2%。

  高品質發展離不開創新驅動。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堅定不移走“創新路”、吃“創新飯”,圍繞做好“三篇大文章”,遼寧省不斷以制度創新促技術創新,建實質性産學研聯盟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用“揭榜挂帥”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以高新區為主體壯大科技企業群體、匯聚創新資源。

  産學研聯盟搭建創新平臺

  3月初,遼寧省公佈了首批200個實質性産學研聯盟名單和100個“揭榜挂帥”榜單,將在今年10億元的省本級科技專項資金中,安排5億元用於支持聯盟建設和實施“揭榜挂帥”重大科技項目。

  “建立建好實質性産學研聯盟,是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的重要載體,是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提高集成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應用效率、提升産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推動聯盟組建廣泛開展,組織好重大關鍵技術攻關,省科技廳制定了《遼寧省建設實質性産學研聯盟工作指引(暫行)》和“揭榜挂帥”工作方案;為推進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間建立內在利益聯結機制,《遼寧省典型實質性産學研聯盟評估評價辦法(暫行)》出臺,將擇優確定一批典型聯盟開展試點示範,給予“盟主”企業政策激勵支持。

  科技“新苗”長得快

  一季度,全省269家瞪羚企業主要經濟科技指標快速增長,實現營業收入448.1億元,同比增長8.4%;利潤總額18億元,同比增長54.9%;研發費用10.2億元,同比增長20.9%;科研人數突破2萬人,同比增長25.3%,佔員工總人數的26.7%;累計授權發明專利數和實用新型專利數7114個。其中,沈撫示範區、大連市、撫順市、鐵嶺市、鞍山市瞪羚企業營業收入增速明顯。

  今年,遼寧省將培育雛鷹瞪羚企業等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確定了新增雛鷹瞪羚等企業500家的目標。省科技廳加大推進力度,在全省構建雛鷹瞪羚等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實施省級瞪羚企業後獎補計劃,推動瞪羚企業自發組建聯盟,促進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産學研合作,推進高新區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打造瞪羚企業集聚區。

  目前,瀋陽、鞍山等市正在加緊制定相關扶持政策,阜新市對省級瞪羚等企業按貸款總額最高1000萬元給予最多三年貸款貼息;鐵嶺市對於備案瞪羚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全省培育科技“新苗”的良好生態正在形成。

  高新區總量品質齊頭並進

  今年以來,遼寧省19家省級及以上高新區總體經濟恢復、品質向好、創新提升,實現速度、效益、結構協調發展,對全省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經濟品質顯著提高。全省高新區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4.5億元,同比增長22.3%,增速高於全省4.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産業發展態勢向好,實現高新技術産品産值972.3億元,同比增長76.6%。企業經營效益進一步提高,實現凈利潤274.6億元、實際上繳稅費152.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9.9%、17.2%。

  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全省高新區新開工項目176個,其中投資超1億元項目93個,分別較2020年同期增長13.5%、19.2%。大連高新區總投資12億元的人工智能産業大廈、鞍山高新區總投資63億元的中科鞍鎵半導體中試封裝生産線、朝陽高新區總投資15億元的嘉寓新能源基地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

  創新資源加速集聚。一季度,全省高新區構建84家省典型實質性産學研聯盟,組織35個省“揭榜挂帥”科技攻關項目,分別佔全省的42%、35%。建設省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114個,入駐企業或團隊6655個,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14%、12.6%。新註冊企業3571個,同比增長41.8%。

  接下來,省科技廳將發佈實施全省高新區“十四五”高品質發展規劃,完善高新區高品質評價指標體系,加大對高新區政策支持力度,重點推進高新區培育壯大數字經濟、高端裝備等創新型産業集群,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帶土移植”引進人才團隊,連結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打造全省高品質發展先行區和創新創業生態示範區。(遼寧日報記者 孔愛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