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高新區:築牢高品質發展的“生命線”
2021-07-20 10:06:51來源:遼寧日報編輯:王巍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築牢高品質發展的“生命線” ——大連高新區以制度創新加速打造優質營商環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大連1

大連高新區公共服務中心外景 本版圖片由大連高新區新聞宣傳中心提供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大連2

辦事人員為企業提供熱情週到的服務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大連3

工作人員為新開辦企業送上“大禮包”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大連4

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專心謀發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大連5

大連高新區公共服務中心設置了24小時自助服務區

  核心提示

  近年來,大連高新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科技創新主責主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高品質發展不斷取得新成績。2020年,獲評首批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全國首批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園區、國家創業創新示範街區建設試點園區、國家知識産權示範培育園區;在全國169家國家高新區績效評價結果中位居第18位,居東北地區首位;被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評為6個“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園區”之一。

  2021年,大連高新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提升科技創新新優勢的“生命線”,緊緊圍繞“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的初心和“建設大連創新新城”的使命,以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中心,以高品質發展為主題,著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全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北方科技創新策源中心。

  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

  “四個提升”推動營商環境建設邁上新臺階

  “一流的營商環境是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催化劑,也是提升科技創新新優勢的助推劑,更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大連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曾波表示,“大連高新區要不斷強化創新驅動、科技賦能,努力打造‘高新核、智慧芯’,圍繞增強項、強弱項,突出智慧化、便利化這一根本要求,通過科學評估,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堅持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真抓真幹加苦幹,加快實現東北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目標。”

  今年以來,大連高新區強力實施“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四個提升工程,辦好16件惠企利民實事,建立7項保障機制,形成舉全區之力優化營商環境的高效工作體系,有力推動營商環境建設邁上新臺階。

  為方便群眾辦事,大連高新區實施了公共服務大廳二期改建工程。工程完工後,將進一步強化大廳功能,實現“一門辦、一站辦”。此外,還將開展政務服務下沉街道社區試點工作,切實做到“有事不用求人、小事不用遠走、急事不用久等、難事不出園區”。持續發揮高新區高科技優勢,強化制度創新、深化數據共享、優化服務質效、拓展應用場景,實施更多綜合辦、自助辦、即時辦、不見面審批等便民惠企服務。

  為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大連高新區頒布《集聚創新要素,推動“又高又新”高品質發展若干政策》,“真金白銀”為企業發展賦能。今年初,大連高新區創新出臺“五個一、雙主動”政策兌現優化服務機制。“五個一”,即政策兌現一把尺、一網辦、一窗辦、一冊辦、一號辦;“雙主動”,即主動辦、主動查。按照“審核集中化、流程標準化、時限明確化、材料清單化、線上智慧化”要求,搭建政策兌現平臺,實現政策兌現“一網辦”,全程“不見面、不求人、不跑腿”。

  目前,2021年政策兌現工作已全面開展,通過“一網辦”平臺,審批效率提升64%,企業遞交材料壓減至35%。

  同時,大連高新區加大對國企歷年拖欠民營企業承攬工程和採購物資等發生的各類債務清償力度,兩年來償還資金累計達7億多元,做到有信必諾。

  為提升企業成本競爭力,大連高新區推出8個方面33條舉措,讓企業註冊登記辦理速度和服務再升級。此外,高新區還將在企業註冊登記方面實施公司章程承諾免審制、企業名稱自主申報制、産業辦公樓宇住所(經營場所)自主承諾申報制等;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方面推行“清單制+告知承諾制”“方案獲批即開工”“聯合測繪、聯合竣工驗收”、區域綜合評估等改革創新。高新區創新建立“項目管家”線上工作制度,以“1名項目管家+1名企業(項目)聯繫人+N個行政職能部門聯繫人”的“1+1+N”模式,以逐項目、逐企業制定的詳細工作臺賬、10個專項秘書組以及利用大數據系統在網上搭建的“項目管家企業服務平臺”,提供“不找人、不見面”“有事必應、無事不擾”的高質高效服務。

  大連高新區全面加快培育創新主體,構建科技金融服務體系、上市企業多元梯次培育體系和減稅降費服務體系,形成銀行、風險投資、創業天使投資、融資擔保和小額貸款及保險等金融業態,全力培育投資和創業、創富的沃土。嚴格控制行政事業收費,大幅壓減非稅收入,力爭打造行政收費“零費區”。

  為營造生態宜居發展環境,大連高新區還確定了一系列民生實事工程,計劃總投資10億元,分兩年完成,建設43個重點項目,補齊民生短板。

  加大公共衛生服務建設力度,建設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增強基層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投入3.2億元啟動兩個優質學校項目,推動全域優質教育高位均衡發展;優化轄區公交線路,完善公交設施配套,改善群眾出行環境;強化市政設施維修改造,解決道路破損嚴重、橋梁度汛安全問題;抓好環境衛生設施建設,在轄區規劃建設公共廁所和廚余垃圾處理站;提升社區服務品質,為轄區居民提供標準化、便利化的社會服務;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保障轄區居民生命財産安全和交通安全。

  增強項、強弱項,突出智慧化、便利化——

  93項工作任務清單樹立營商環境新標杆

  “轉變觀念、改進作風、自我革命、創優環境,為實現振興發展新突破提供強力支撐。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大力推進制度創新,明確剛性目標要求,力爭取得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為堅決落實大連市委主要領導指示要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實現“東北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目標,7月14日,大連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召開專題會議聽取第三方畢馬威企業諮詢(中國)有限公司關於高新區營商環境評估結果的報告,審議通過了《大連高新區2021年營商環境創優升級行動實施方案》。方案根據大連高新區營商環境評估結果,緊緊圍繞國家發改委18項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逐項對標國內先進地區數據,提出18類93項整改提升工作任務,並分解了任務清單,明確了牽頭部門、配合部門及完成時限。

  這93項工作任務中,有的需要爭取上級支持下放權限,有的需要進一步打通壁壘、加大投入、先行先試。面對機構改革後各單位普遍存在的業務量飽和、人手緊張等情況,以及承接新權限、新任務,開拓新領域存在的困難,大連高新區從上到下咬定目標不放鬆。“縱使不能百分之百成功,也必須付出百分之一千的努力。”承擔了17項工作任務的高新區住房和城市建設管理局負責人説。

  “打造東北一流營商環境,就是要攻堅克難,打頭陣、啃硬骨頭。”曾波日前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題會議上發出動員,“認真對標先進地區經驗,補短板、拉長板,增強項、強弱項,突出高新區‘又高又新’特色,通過紮實舉措,做到環境最優、服務最佳、效率最高、體驗最好,讓企業和群眾有最強的獲得感和紮根高新區發展的堅定信心。”

  大連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要求全區各單位、各部門解放思想、轉變作風、勇於擔當,大膽試大膽闖,率先實現省市部署的營商環境建設目標。最大程度創造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確保大連高新區營商環境建設取得新一輪大幅提升。

  這是大連高新區面對新一輪高品質發展任務的堅定承諾。

  “幹在實處、走在前列”“不為失敗找理由、只為成功想辦法”……這是大連高新區人近年來思想上的普遍認知和行動上的真實寫照。以新作風塑造新面貌,以新作為開闢新氣象,大連高新區人正以昂揚的精神和奮進的姿態全力推進“又高又新”高品質發展。(姚婉琳  遼寧日報記者 楊麗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