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岫岩:投資家鄉教育 助家鄉興縣
2022-01-09 16:26:4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非責編:趙春曉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報道:教育興縣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偉大事業,多年來,鞍山岫岩滿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于2018年4月成立了教育興縣辦公室,統籌負責全縣教育專項資金項目的爭取、使用和管理工作。三年多來,教育興縣辦共爭取教育捐贈資金一億一千一百萬元,有力助推了岫岩教育事業發展。

  據介紹,2018年4月,深圳市有所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延紅先生情係家鄉、無私奉獻,為岫岩捐贈教育專項資金一億零六百萬元,其中,1000萬元用於新標準化高中建設,其餘9600萬元自2019年至2050年,每年向岫岩捐贈教育專項資金300萬元,在岫岩設立有所為基金教育資助金和獎勵金,資助金包括助教金和助學金,獎勵金包括獎教金和獎學金,執行期32年。

鞍山岫岩:投資家鄉教育 助家鄉興縣_fororder_基金會發放儀式 供圖 岫岩宣傳部

基金會發放儀式 供圖 岫岩滿族自治縣宣傳部

  有所為教育獎助金實施3年以來,共惠及全縣師生5088人次,資助困難教師145人次、寒門學子1424人次;獎勵人民滿意教師525人次、優秀學生2994人次。為了使資金用到實處、取得實效,教育興縣辦出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及評選評定細則,始終秉持公開、公平、公信原則,陽光規範操作,效果良好,得到了全縣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和公眾的普遍讚譽。目前為止,已發放捐贈資金1300萬元,涉及到全縣4496名教職工和41363名學生,教師獲得助教金最高為2萬元,獎教金4000元,學生獲得助學金最高5000元,獎學金5000元,獎勵兩名考入清華的大學生各3萬元。 

  崇善同行,見賢思齊,岫岩設立教育興縣平臺以來,眾多他鄉岫岩人,愛心組織、企業及社會各界人士,在張延紅對家鄉教育新發展格局的倡議及公益善行感召下,紛紛慷慨解囊,為岫岩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2018年11月,張延紅為岫岩爭取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教育專項資金500萬元,執行期5年,每年100萬元,在岫岩設立教育助學金和獎勵資金。2019年3月,在張延紅積極溝通協調下,岫岩縣與華中科技大學成功聯誼,校方表示在遼寧省農村專項招生計劃範圍內可優先考慮岫岩的高考優秀學子。2020年1月,張延紅聯合深圳市資産管理學會、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傳薪教育公益基金和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共同為岫岩教育捐贈總價值13.5萬元的紅外額溫槍300支,堅定了全縣師生打贏疫情防控戰的必勝信念。

鞍山岫岩:投資家鄉教育 助家鄉興縣_fororder_愛心人士捐獻的圖書 供圖 岫岩宣傳部

愛心人士捐獻的圖書 供圖 岫岩滿族自治縣宣傳部

  2021年,在深圳的岫岩籍作家孫立遐攜同張延紅等共14位在深岫岩人,為岫岩捐贈2.4萬冊作文指導童書《少年筆俠》,總價值132萬元,全縣小學師生每人一冊,這本書寫的是岫岩的事,妙趣橫生、引人入勝,興縣辦組織安排了全縣所有的小學生閱讀此書,孩子們都愛不釋手、看了很多遍,好評如潮。這本書不僅能讓孩子們在閱讀中感受到家鄉的文化風貌和歷史傳承,又能激發他們對寫作的濃厚興趣和深切嚮往,給他們的成長之路帶來溫暖、感動和引領。 

  張延紅的大愛義舉也深深感染了許多他鄉岫岩人,在北大附中天津某校任職的李老師,鞍山的愛心人徐先生、遇女士和王女士,北京某軍區的好心人趙先生等,紛紛通過教育興縣網絡平臺,為岫岩教育捐款捐物,他們都像張延紅一樣熱愛家鄉、關心家鄉發展,一直關注岫岩教育,為家鄉貧困學子捐資助學,捐贈資金累計約3萬餘元。

  有所為捐贈資金的實施,為岫岩教育持續注入強大動力,對促進岫岩教育事業發展具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深遠影響,使岫岩師生困有所助、難有所幫,在全縣營造出尊師重教,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全面提升了廣大師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有效推動岫岩教育事業更好發展。

  近日,有所為基金與深圳市慈善基金會合作,將岫岩縣有所為助學計劃登上騰訊捐贈平臺,向社會各界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募捐,爭取放大有所為基金資助效應,更好實施教育興縣戰略。

  幾年來,教育興縣辦對接資金項目的有利實施,不僅在物質上給岫岩廣大師生帶來支持和幫助,更在精神上給予他們鼓勵和鞭策,眾多他鄉岫岩人凝心聚力,為岫岩教育事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文 周玉玲 李香旭 張士龍 王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