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萬隻水鳥在大連海濱愜意生活
2022-05-07 09:35:12來源:大連日報編輯:王巍責編:馮薇薇

  原標題:科研人員5天行程1500公里完成調查 5.3萬隻水鳥在大連海濱愜意生活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水鳥1

環頸鸻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水鳥2

牛背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水鳥3

復州河上游千鳥雲集 受訪單位供圖

  記者從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近日,大連地區黃渤海濕地水鳥調查完成。4月29日至5月3日,科研人員共記錄水鳥60種5.3萬餘只,以鷗科、鷸科、鸻科、鴨科鳥類為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5種,分別為東方白鸛、黑鸛、白鶴、黑臉琵鷺、黃嘴白鷺;國家二級保護鳥類4種,分別為海鸕鶿、大杓鷸、大濱鷸、白琵鷺。

  大連海濱的灘塗濕地是水鳥由南向北遷徙時的重要停歇地和覓食地,每年春季數十萬隻候鳥遷徙途經。在一些島嶼繁殖的數萬隻鷗類、鷺類,則完全依賴灘塗濕地取食。本次調查,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遼寧師範大學、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科研人員利用5天時間,行程1500余公里,走遍從黃海沿岸最北端莊河栗子房到最南端旅順老虎尾,從渤海沿岸最北端仙峪灣到旅順雙島鹽田大連黃渤海沿岸68處重要水鳥棲息地。包括河流、灘塗、海灣、沼澤等濕地,和蛇島、海貓島、行人坨子、元寶坨子等島嶼,同時對鹽田、魚塘、水庫、蝦池、圍墾區等人工濕地進行了調查。

  調查過程中,科研人員驚喜地發現一處種群數量達1000隻的水鳥繁殖地,位於復州河上游,是大連目前記錄到的最集中的一處鸻鷸類和燕鷗繁殖地,包括環頸鸻、金框鸻、反嘴鷸、黑翅長腳鷸、白額燕鷗、綠頭鴨、斑嘴鴨等。2019年政府將周邊養殖區清退,這裡成了鳥類理想的繁殖場所。(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舒心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