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農機無人駕駛 白天黑夜都能幹活兒
2022-05-17 09:39:49來源:遼寧日報編輯:王巍責編:趙瀅溪

  5月12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蜘蛛山鎮蜘蛛山村,村民張成正在田裏準備進行玉米播種,他高興地説:“這壟多直,這個無人駕駛拖拉機真管用啊!”今年播種,無人駕駛農機大顯身手,受到蜘蛛山村農民的歡迎。

  拖拉機穿梭在黑土地上,後面翻整的土地上留下筆直的痕跡。仔細一瞧,駕駛室裏竟然空無一人,方向盤在自動調整前進的方向。“農田兩點一定位,剩下的事啥都不用操心,看著車自己跑就成。”農機手王健樂呵呵地説。

  兩個月前,王健購入這臺裝有北斗農機自動導航駕駛系統的拖拉機。他向記者介紹,過去,有的農戶因為種植土豆、藥材等,對農田打壟的品質要求非常高,但是再成手的司機也不敢保證打壟是一條直線。作為融合信息化技術的現代農機裝備,無人駕駛拖拉機大大提高了耕種作業的品質和效率,耕作效果比人工駕駛好,誤差小,精度高。

  “在操作屏上選取起點和終點定位,機器就能按照一條直線走下去。”王健説,“如果靠人工,駕駛疲勞不説,走得還不直,一不留神,壟就打彎了。今年春耕,除了條件不符合的地塊,近2000畝農田的翻地旋地都是利用這套自動導航系統完成的。”不僅在直線模式下潛能巨大,該系統在彎曲的農田裏同樣適用。選擇曲線模式後,只需要駕駛機器走出一條邊界線,導航就能自動規劃路線,按照既定路線往返耕作。

  春耕不等人,農時貴如金。這一點,王健深有體會。以前農忙時節,下地幹活要起早貪黑,但有時受光照、天氣影響,機械作業會被耽擱。引進這個系統以後,白天黑夜都能工作,還可以24小時連續作業。原來靠司機駕駛,勞動強度大,一台拖拉機一天12個小時需要兩名司機兩班倒,現在,極大地減小了勞動強度、減少了人工成本。“有了自動駕駛系統,現在開拖拉機一點兒都不累,一天比過去多耕作100多畝地。”王健説。

  從最原始的牛拉犁到手扶拖拉機,再到無人駕駛農機的使用,農民從“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型升級。小山村的耕種之變,也是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科技發展孕育著現代化農業的春天。(遼寧日報見習記者 田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