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150億尾魚蝦苗入海20億元漁民收入增值
2022-06-10 10:14:48來源:大連日報編輯:黃非責編:馮薇薇

  原標題:150億尾魚蝦苗入海20億元漁民收入增值 大連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紀實

大連:150億尾魚蝦苗入海20億元漁民收入增值_fororder_1

大連:150億尾魚蝦苗入海20億元漁民收入增值_fororder_2

  增殖放流是養護漁業資源、修復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是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是轉變漁業增長方式、實現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從試驗開展到倍增發展,再到優化調整,大連市基本形成了穩定的漁業資源增殖放流空間佈局。近十年來,大連市持續加大漁業增殖放流力度,每年都開展規範化、有組織、系統性的漁業增殖放流工作,取得了顯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十三五”期間,全市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種超過150億尾,累計增加漁民收入近20億元。

  大連基本形成穩定增殖放流空間佈局

  大連市是全國最早的增殖放流試驗地,從1984年的海蜇、中國對蝦增殖放流試驗開始,大連市陸續開展了三疣梭子蟹、皺紋盤鮑、日本對蝦、褐牙鲆、真鯛、許氏平鮋等多個品種的增殖放流試驗。2010年開始,結合大連市漁業資源總體情況、放流海域實際條件、生物群落組成變化、苗種供應穩定程度、放流資金投入和經濟效益産出等多種因素,以改善水域環境為指導、以服務地方漁業經濟為原則、以增殖本土資源為重點、以最大化投入産出為目標,大連市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工作逐步優化放流品種。截至2020年,全市增殖放流品種逐步調整為以中國對蝦為主,三疣梭子蟹、褐牙鲆、許氏平鮋為輔的品種結構,通過綜合效益相對比較高的中國對蝦來保障增殖放流的資金使用效率,輔以不同生物層級的蟹類、魚類實現增殖放流的環境修復功能,同時通過穩定的放流規模保障漁民增收的穩定性,基本兼顧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統一。

  “十二五”時期是大連市增殖放流工作的倍增發展時期,國家、市、縣區各級財政資金投入從2010年的1535.5萬元增加至2014年的5365.9萬元,放流苗種數量從2010年的10億多單位增加至2014年的30多億單位。“十三五”時期,大連市增殖放流工作進入優化調整時期,每年資金投入穩定在4000萬元至5000萬元,放流苗種規模穩定在30億至33億單位左右。在穩定增殖放流規模的基礎上,工作重心逐步落在品種優化、技術突破、程式規範和科學佈局等方面。截至2020年,全市增殖放流已經基本形成渤海和北黃海兩大增殖區域,旅順口區、金普新區、甘井子區、長海縣、瓦房店、莊河、普蘭店等七大增殖放流海域,結合這些放流海域的水域環境和底質條件,投放適合的本土生物苗種和適度數量。

  五年增殖放流累計增加漁民收入近20億元

  多年的增殖放流讓漁民收入得到了明顯增長。根據各區市縣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對增殖放流群體的回捕生産情況的調查統計,“十三五”期間大連市增殖放流累計增加漁民收入近20億元,實現投入産出比1:10,促進了漁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2021年,全市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種31億尾,經回捕調查,投入産出比達1:17,創歷史新高。

  水域中放流種類的漁業資源量明顯增加。通過增殖放流,增加了近岸海域優質漁業種群生物量。根據各區市縣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對增殖放流群體的回捕生産情況的調查統計,“十三五”期間大連市增殖放流累計增加捕撈産量20,000噸,取得了良好的增殖效果。

  水域生態群落結構和環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過度捕撈等原因,造成野生的中國對蝦資源枯竭,大連兩大漁場中國對蝦瀕臨滅絕,市場一度出現“一蝦難求”情況。經過多年增殖放流,到目前為止,僅黃海北部中國對蝦捕撈量已達到400噸以上。通過增殖放流,使瀕危的漁業物種得到有效保護,水生生物資源得到有效補充,維護了生物的多樣性。

  促進了産業融合發展。通過增殖放流,促進了大連垂釣場的建設發展,垂釣場數量增加到百餘個,拉動了以遊艇為主的錘釣船增加到200多艘。同時帶動水産苗種繁育、倉儲運輸、水産加工的發展,通過漁業休閒、垂釣、觀賞、餐飲、會務、度假、體驗漁家樂、漁業科普教育的發展,為漁民轉産轉業提供了新的就業領域。

  “規範化”為大連增殖放流上“保險”

  為實現增殖放流的預期效果,大連市自2009年大規模開展海洋生物增殖放流工作以來,不斷完善工作流程,現已形成規範、科學、嚴格的增殖放流工作程式。據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大連市增殖放流工作從苗種採購、繁育、放流直至回捕調查等整個環節,都按照具體、明確、規範的規程進行操作,以確保增殖放流工作取得理想的生態和經濟效果。

  大連市增殖放流工作已形成一套規範的操作體系。成立了大連市增殖放流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大連市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工作指導意見》。各地漁業主管部門將結合本地區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項目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明確放流佈局、放流時間和地點及放流品種和規模。苗種生産環節嚴格執行政府採購程式,統一執行政府採購、招投標確定苗種供應商,建立完整檔案備查。聘請權威的第三方機構對苗種生産全程進行監督、檢驗檢疫及驗收。制定了褐牙鲆、對蝦類、三疣梭子蟹《漁業資源增殖放流驗收操作規程》等規範性文件,涵蓋了大連市所有增殖放流的主要品種,對每一種海洋生物增殖放流的全過程進行詳細而科學的規範操作。每年休漁期結束開捕後,還將向部分漁民發放捕撈日誌,進行系統的回捕調查,以科學檢驗、評估增殖放流的效果。

  2014年開始,大連市在全國率先引入第三方驗收機構進行增殖放流苗種數量和品質驗收,改變以往主管部門同時作為苗種採購方的環節漏洞,由有資質的第三方驗收機構對苗種供應的生産條件、種質品質和放流入海數量進行鑒定,並出具驗收報告,由主管部門對第三方驗收機構的工作程式進行監督,同時邀請村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民眾共同參與,規避增殖放流過程中的徇私舞弊行為。2019年,大連市出臺了《大連市漁業資源增殖放流第三方驗收規範》,對第三方驗收機構的資質、驗收人員、操作程式、驗收行為做了進一步的規定,為完善第三方機構驗收方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科學研判放流效果,連續開展回捕調查。聘請科研院所開展系統性的增殖放流回捕調查分析匯總,改變了以往單純由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採集抽樣漁船的捕撈數據進行統計,缺少更為專業分析的情況。通過委託遼寧省海洋水産科學研究院等專業院所開展回捕調查分析匯總,可以更科學地分析和掌握當年增殖放流實際效果,為優化和完善增殖放流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文/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李小華 圖/王滔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