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通辦”便利滿分 瀋陽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可網辦率達100%
2022-07-27 17:32:5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非責編:馮薇薇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王巍):截至目前,瀋陽市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可網辦率達100%,全程網辦事項佔比達99.4%、即辦事項佔比達70.3%,網上實辦率達94.2%,各項主要評價指標持續領跑全省。

  7月27日,瀋陽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局長劉曉虹在“‘振興新突破、奮進新征程’——瀋陽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推動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上介紹了相關情況。

多維度、全方位推動“一網通辦” 瀋陽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可網辦率達100%_fororder_所文圖

發佈會現場 攝影 張所文

  “一網通辦”能力顯著提升

  瀋陽多維度、全方位推動“一網通辦”效能提升。瀋陽市“一網通辦”“只提交一次材料”、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被省營商局評為年度“優化營商環境最佳實事”。

  瀋陽提供精準政務服務,讓企業群眾看得懂、標準化,對政務服務實行清單式和平臺化管理,市區兩級14332項事項全覆蓋入庫管理,細化指南要素設置和説明注解,添加“百姓體”標簽,累計上線辦事指南35994項、公佈指南要素超過565萬條;累計上線33種特色主題、8個服務專區。

  瀋陽統一服務入口,累計完成38個市級,10個國家、省級自建系統全面對接;全面推行綜合窗口運行模式,為企業群眾提供線上線下“一站式”服務,全市綜合窗口占比已達85%;推動高頻便民服務“掌上辦”,累計上線公積金提取、不動産登記繳費等315項熱點服務;強化電子證照應用共享。

  瀋陽聚焦便民服務、準入準營、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全面優化再造辦事流程,實行“一次告知、一表申報、一次辦好”,著力推動“公積金提取”“新生兒”“不動産過戶”等36件便民服務“關鍵小事”上線應用;優化證照聯合辦理,探索實現行業許可與市場主體登記“一次申辦”、營業執照與經營資質資格變更“一次變更”、服務市場主體“一網登出”,已上線“開美發店”“開電影院”等32件照後經營“涉企一件事”;推動全流程“一網通辦+數字化報建”,使工程建設項目總體審批時限壓縮至38個工作日。

  瀋陽還暢通各類諮詢投訴服務渠道,建立完善線上線下融合的監督評價體系。線上全部辦理事項實現“好差評”統一歸集,線下2607個政務服務場所納入“一次一評”管理體系。目前瀋陽已在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中心及各類分中心鋪設1088個監督二維碼,累計受理問題198個,按時辦結率100%;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為企業群眾解決疑難雜症,提供兜底服務;推動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歸併整合,推動全市依託一個號碼開展服務。

  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

  今年,瀋陽在“一網通辦”改革基礎上,深入推進以數字化轉型為核心的“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進一步提升企業群眾辦事體驗。7月15日,瀋陽“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在中國信息協會舉辦的2022數字政府論壇上,榮獲2022數字政府管理創新獎,被評為國家級數字政府創新成果與實踐案例。

  瀋陽會同市大數據局、信息中心等38個部門,充分運用數字化思維、數字化技術推進政務服務全領域、全鏈條數字化轉型。

  瀋陽從需求側、供給側、平臺側三側協同發力、並舉推進,建設標準化、智慧化、精準化的服務能力,徹底改變企業群眾“反復詢問、反復提交、反復證明”的現狀;加強數據共享、牽動業務協同,重塑黨政機關、多元社會主體之間運行機制;運用數字化技術,推動系統通、數據通、材料通、業務通,破除制約創新發展的瓶頸,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

  瀋陽按照基礎梳理、數據匯聚、場景建設遞進式並聯推進改革,目前基礎梳理工作基本完成。在國內首創“事項、情形、材料、字段、數源”5級業務梳理法,構建政務服務數據關係圖譜,已累計梳理標準化事項1561項,細分情形5552個,形成標準材料2160個。  

  此外,瀋陽還依託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出“經營性公共停車場備案”等40項“智慧辦”服務、“扶殘助殘”等5項“精品一件事”、“糧食收購資格備案”等2項“秒批秒辦”服務,為企業群眾提供條件預檢、情形引導、表單免填、材料免交等多種智慧化服務,材料信息減免比例達到51.3%,平均申報時間縮短41.7%。

  下一步,瀋陽將持續優化辦事流程、調整職能配置,推出更多“好辦、易辦、智慧辦”的服務場景,7月底前加強智慧服務能力,推出備案事項“秒批秒辦”服務;8月底前強化部門工作協同,實現證明在線開具和調閱。

  年底前,瀋陽將通過全面數字賦能實現申請材料總數壓減60%,80%申請材料實現“只提交一次”或免於提交,“一件事一次辦”套餐數突破1000大關。瀋陽還將全力做優“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打造政務服務“總客服”,不斷提升“一號感知”能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