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瀋陽市民的家門口單位附近,多了不少口袋公園;背街小巷也在不經意間變得乾淨整潔,有了硬覆蓋和綠色的植物……是的,今年以來,瀋陽市結合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在城市細微處下“繡花”功夫,微更新200條背街小巷,增加1000座口袋公園,提升城市品質和顏值。
2021年11月,瀋陽獲批為全國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以治理“大城市病”為切入點,瀋陽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嚴格控制大規模拆除增建,以留為主,從小處著手,解決群眾身邊、房前屋後的實事小事,推動漸進式微改造更新。
瀋陽的城市更新有了哪些變化?
來,跟著我們的記者實地走訪更新改造現場,聽聽相關管理部門怎麼説——
“見縫插綠” 邊角地垃圾場蝶變“後花園”
“這變化真是天翻地覆,家樓後與鐵路夾縫背陰處的垃圾雜物堆不見了,變成了健身設施齊備、滿眼綠意的公園,生活品質也提高了。”瀋陽市民張先生正在新建成的塔灣公園內休閒散步。
塔灣公園位於皇姑區塔灣街與淮河南街之間,北側為中海寰宇天下小區,南臨鐵路線,東北側有岐山一校煥新校區,原地塊堆放附近小區的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
“今年在公園綠地建設中充分利用城市拆遷騰退地和邊角地、廢棄地、閒置地,實施口袋公園建設。”皇姑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改善周邊居住環境,對塔灣公園地塊進行漸進式清理開發。建成後塔灣公園東側寬約35米,西側寬約45米,全長約1.2千米,總面積約4.5萬平方米,成為瀋陽一環內新增最大的社區公園。
在設計上,塔灣公園圍繞親民的主題,主園路全部為紅色瀝青路面,次園路鋪裝生態石;設置休閒活動場地、乒乓球場、羽毛球場;建設科技感滿滿的太陽能電子運動器材和景觀涼亭,滿足周邊居民運動和休息的功能需求。同時種植大量喬木、灌木、綠籬和草坪,打造有花有景的都市後花園,優美宜人的都市休閒空間,讓市民從看得見、摸得著的“小而美”中體會到“微幸福”。
口袋公園怎麼建?背街小巷怎麼改?百姓最有發言權。今年初,瀋陽市就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充分徵求和吸納周邊百姓的意見和建議,了解建設地點、功能和設施等情況,最大限度滿足市民需求。
一園一路一主題 公園街巷更具文化韻味
“外攘門、永安橋、黃旗堡……通州、京師。永安石橋是清朝盛京通往北京以及各代帝王東巡之路,被譽為‘盛京第一橋’。京奉大禦路長700多千米,是清朝皇帝東巡所行之路。”家住瀋陽市于洪區的黃鑫領著兒子,邊在公園內走,邊講述了一座古橋、一條禦路的歷史故事。
這座剛建成開放的“于洪印象”為主題的系列口袋公園位於千山西路南側川江街至麗江街段帶狀綠地內,總佔地面積約9400平方米。記者看到,園內有供人休息的中式長廊涼亭,將京奉大禦路的路線及永安石橋中的石獅、蓮花、荷葉等文化意象融入到景墻、休閒廊架、道路鋪裝中。
于洪區城市建設局工程負責人介紹,公園提取于洪區內京奉大禦路及永安石橋等歷史印記,結合“禦路神橋”、“永安秋水”等歷史名景,讓市民置身其中,感受到歷史的氣息,增強街區魅力,凸顯文化底蘊。
不僅如此,今年瀋陽口袋公園建設也各具特色。故宮西口袋公園、地壇園體現“園路一體”理念;童趣園、星夢園體現兒童遊樂主題;悅情園、青碳園體現青年文化元素;奉海園、憶安園體現瀋陽歷史文化,樂頌園、上園口袋公園體現“兩鄰”理念……
不止口袋公園,家門口的背街小巷也是華麗轉身。
“如今的新華路像是一條街道‘博物館’!”日前,路過新華路的市民都發出讚嘆還拍照打卡。原本普通的一條街路,卻藏著很多獨具匠心的小設計,就連地面、花臺上,也會有一些記載新華路大事件的標識牌,花壇邊還有算盤、瓷器、自行車、留聲機等舊時光、舊物件。
“新華路1934年始建,是瀋陽三條斜街之一。為更好地展現近百年斜街的歷史印記,在新華路設置雛形初現、歷史流痕、英雄模範、奏起樂章四處口袋公園,為居民和遊客提供交往、休憩的空間。”瀋陽市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説,新華路的改造,是今年瀋陽背街小巷微更新的示範,通過打造主題公園、更新沿街牌匾、增加街邊雕塑深入挖掘街區文化,豐富文化內涵。
未來增綠30平方公里 打造詩意棲居公園城市
未來五年,瀋陽市將踐行“繡花匠心抓管理、全程全域求精細”的城市管理理念,繡出城市環境高顏值。
瀋陽市城管執法局表示:圍繞《公園城市開新局啟動期三年行動方案》,按照“以園美城、以綠蔭城、以水潤城、以文化城”的要求,開展增綠、建園、連道、造景、植文、共建、精管等七項行動。未來幾年,瀋陽計劃增綠30平方公里、植樹300萬株、建設口袋公園3000座、策劃5個超級生態廊道公園,新建綜合公園10座、社區公園40座,打造萬里慢道、千里水岸、百里花廊,逐步實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凝眸是景、詩意棲居”的公園城市美好願景。
同時,瀋陽市啟動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利用三年時間,對全市背街小巷進行一輪全覆蓋微更新,努力實現背街小巷整潔靚麗、暢通有序、功能完善、特色鮮明、富有文化底蘊,同時打造部分精品文化街區,建設更多背街小巷網紅打卡地。(文 劉桐)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