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快建設體育強市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
體育改變城市,運動讓生活更美好。體育作為強力“助推器”正悄然改變著這座城市,為推動新時代瀋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實現新突破、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提供源源不斷的體育智慧、動能和活力。
瀋陽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克斌表示,體育既是國家強盛的應有之義,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團結奮鬥的衝鋒號,讓人心潮澎湃。“全市體育系統幹部職工要明方向,增信心,添鬥志,使全力,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堅持‘揚優勢、固根基、補短板、抓重點’,以‘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的使命擔當,做大群眾體育,做強競技體育,不斷探索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的新路子,加快建設體育強市”。
“出門就健身”增進民生福祉
每天傍晚或節假日,遍佈沈城各地的健身場館裏人潮涌動,籃球、羽毛球、乒乓球……人們以不同方式參與健身活動。在全民健身成為熱門話題的當下,從“要我練”到“我要練”,沈城市民的健身意識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市體育局群體處處長張明光表示,要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的主要目標任務,找準工作的切入點、著力點,拿出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全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群眾體育領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近年來,瀋陽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推進構建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瀋陽市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被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為“全國公共體育場館開放使用試點地區”。
今年以來,市體育局創新實施“出門就健身”體育惠民行動,持續完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形成“15分鐘健身圈”。目前,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42平方米,全市建有全民健身中心12個、健身場館1003個、健身公園廣場110個、室外籃球場1145個、足球場245個、健身步道423條。近兩年,投入資金採購配置安裝健身設施近4000余件,總計安裝健身路徑設施66000余件,健身器材達到全地域覆蓋。
於今年9月29日開園的丁香東湖智慧體育公園,成為瀋陽乃至東北地區首個智慧體育公園,每天人流量達5000多人次。
打通全民健身“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瀋陽市積極打造品牌賽事,推動城市行銷,成功舉辦瀋陽馬拉松、“和平杯”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瀋陽國際賽艇公開賽、全民健身國際徒步節、瀋陽國際青少年冰球邀請賽、全國大眾滑雪系列賽等有影響力的大型賽事活動,並依託體育協會、健身俱樂部,舉辦球類、武術、龍舟等賽事,呈現出“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主題、每季推精品、年度創品牌”的良好態勢。
為充分發揮社區體育賽事在促進群眾健康、增進鄰裡交往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在市體育局的精心設計下,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全社會參與、多項目覆蓋、多層級聯動的瀋陽市第一屆社區(村屯)運動會暨瀋陽現代化都市圈首屆社區(村屯)運動會,從今夏起如火如荼地開展。百姓共享一場“家門口的運動會”,運動會覆蓋社區(村屯)450個,真正做到把賽事舉辦在家門口、歡樂傳遞到群眾中。
大眾健身要有“帶頭人”。今年,市體育局實施“個十百千萬”行動助推群眾科學健身,搭建1個全民健身信息服務平臺;組建了50名專家組成的健康宣講團;今年將完成2000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任務;組織開展國民體質監測“進社區、進村屯、進公園、進廣場、進學校、進機關”活動,先後為10000名群眾進行體質監測並開具“運動處方”。堅持黨建引領,全局系統200名黨員幹部帶領1000余名社會體育指導員,下沉到1000個健身站點,增強了體育系統黨員幹部服務群眾的責任意識和能力素質。
讓體育賦能青少年健康成長
參與體育活動,是青少年強健體魄、砥礪品格的重要方式。如何讓體育融入孩子們的生活?市體育局青少年體育處處長楊旭表示,應以多樣形態為青少年體育構築起協調發展的體系。
今年,瀋陽市遴選出兩批共計43家青少年校外體育服務驛站作為試運行單位,驛站涵蓋了足球、籃球、冰球、室內滑雪、武術、體適能等28個運動項目。自6月20日啟動試運行至今,驛站共開設公益課總課時達2000多學時,配備專業教練300余人,累計參與青少年人數超過15000人次。
在市全民健身中心,看到女兒在時尚、高科技的室內高爾夫設備前揮桿,市民王宇也躍躍欲試。“這是一項接地氣兒的體育惠民工程,最令家長們放心的是,驛站設施完善,教練專業。”王宇説。
瀋陽市青少年3V3籃球挑戰賽,組織參賽隊伍近200支,選手千余人。線下進行挑戰賽,線上同步進行青少年籃球寶貝選拔賽,通過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模式,提高參與度。
作為冰雪運動的主力軍,青少年參與熱度也越來越高。瀋陽的孩子們可以在四季體驗冰雪運動,校園文化中融入了豐富的冰雪運動元素。
北京冬奧會後,和平區全民健身中心(和平冰上運動中心)的冰上公益課,越來越火。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和冰球三個項目的公益課,面向全市青少年,“讓更多孩子掌握滑冰基礎技術,享受四季冰上快樂,是開展冰上公益課的宗旨。”場館負責人王鵬飛説。
目前,瀋陽市共有27所國家級校園冰雪特色學校、55所市級冰雪特色學校、7所“北京2022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市體育局攜手市教育局組織冰雪特色學校學生走進冰雪場地,每年惠及全市3萬人次。冰雪季,全市共有近20所學校利用校園場地自澆冰場,開展冰雪活動。
紮實提高競技體育水準
“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我們指明瞭奮鬥目標和方向。想要實現夢想,不僅需要汗水和智慧,還要有戰勝困難挑戰的力量。我們將努力選好苗子、打好基礎、系統訓練,爭取拿到更多金牌獎牌,為瀋陽增光添彩。”市體育局競體處處長李德新表示。
近年來,瀋陽先後涌現出顏妮、王嘉男、劉剛、張玨銘等排球、跳遠、射擊項目的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瀋陽籍運動員在全運會、青運會共取得52枚金牌、104枚獎牌,其中冰雪項目奪得6金2銀3銅的好成績,實現了瀋陽市冰雪運動歷史性突破;2018年省運動會,瀋陽代表隊蟬聯金牌、獎牌、總分三項第一;遼籃主場回歸瀋陽,兩奪CBA總決賽冠軍。瀋陽市創建了3個國家高水準體育後備人才基地,40個省、市級體育後備人才基地。
今年,瀋陽市積極組隊參賽遼寧省首屆青少年冬季運動會,瀋陽代表團以88枚金牌、獎牌總數172枚、總分2951分的優異成績,獲得了金牌、獎牌、總分三項全省第一和體育道德風尚獎,譜寫了瀋陽競技體育運動新篇章。
近年來,瀋陽市體育事業發展中心改革創新,把“關起門來搞系統內選才比賽”轉變成“敞開大門迎接瀋陽市所有適齡的孩子都能來參賽”,打造成參與面更廣的“直通賽”,建立選材新渠道,以此厚實瀋陽體育後備人才儲備。
振興“三大球”,瀋陽全項目參加“體總杯”三大球中國城市聯賽。市體育局積極申報“體總杯”系列熱身賽相關活動,成為國家排球、籃球試點城市。
9月27日,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與市體育局在北京和瀋陽兩地同步舉行中國(瀋陽)賽艇運動發展指數發佈會,面向全球發佈2022年賽艇指數研究成果,塑造瀋陽“賽艇之都”城市品牌形象,推動我國賽艇運動的高品質發展。
體育産業不斷提質增效
近年來,國家持續推出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的政策措施,這也客觀上為體育産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環境基礎。伴隨著全民健身熱潮和年輕一代的成長,運動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也為體育産業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健身促消費,瀋陽體育産業快速發展。《瀋陽市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的出臺,促進了體育産業總量規模擴大、産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型業態加快培育。全市體育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速超過15%,2021年居民體育消費規模達到257億元,全市人均體育消費2813.83元,位列全國領先水準。瀋陽市入選首批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渾南區與“和平杯”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分別獲評國家體育産業示範基地和示範項目。
中國體育彩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來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發行宗旨,籌集的彩票公益金聚焦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務,集中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在社會民生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今年底力爭實現15億元銷售目標,為推動瀋陽體育事業高品質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圍繞體育強市打造“五城定位”
未來五年,全市體育工作將以做大群眾體育、做強競技體育、做優體育産業、做精體育文化、做熱冰雪運動為核心,努力推動體育事業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
建設運動健康幸福的全民健身活力之城,實施“出門就健身”體育惠民行動,構建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東北亞知名的國際體育賽事之城,“三大球”振興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冰雪運動競技水準持續提升,賽艇等新興水上運動形成規模效應,打造一批國內外知名的自主品牌賽事,培養一批在國內外大賽為瀋陽爭光的優秀運動員;建設引領時尚潮流的體育消費之城,激發體育市場主體活力,促進體育消費提質升級,推動體育産業結構、規模、效益優化提升;建設彰顯城市品質的體育文化之城,規劃建設體育文化展示館、“冠軍之家”,編撰《瀋陽體育百年》,講好瀋陽體育故事,加強體育對外文化交流;建設展現城市能級的冰雪運動之城,抓住遼寧省申辦第十五屆全國冬運會機遇,加快建設完善冰雪場地設施,統籌推進冰雪運動、冰雪産業、冰雪文化發展,努力把“冷資源”變成“熱經濟”,逐夢“雙運之城”。(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丁瑤瑤/文 張文魁/攝)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