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2023年全省教育工作 奮力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
2023-02-11 18:22:2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非責編:蔣碩

  2月11日,2023年遼寧省教育工作會議在瀋陽召開。會議總結過去一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勢,部署重點任務,動員全省教育系統堅定教育高品質發展信心決心,奮力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遼寧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兼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慶東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指出,2022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極大鼓舞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一年來,全省教育系統認真做好迎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各項工作,在遼寧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不斷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教育公共服務水準,推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提升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水準,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統籌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牢牢守住安全穩定底線,為遼寧振興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會議要求,全省教育系統要直面問題,錨定教育全面振興新突破主攻方向,大幹三年,奮鬥三年,著力推進教育強省建設,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強化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堅持普通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深入推進“雙一流”建設,推動高校分類發展,強化高校有組織科研,持續提升教育服務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的能力和水準。

  會議強調,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首戰之年,全省教育系統要扭住關鍵,實現教育全面振興新突破首戰告捷。一要堅定不移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化教育系統黨的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確保教育領域始終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二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進一步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強化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強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積極構建政府統籌協調、學校積極主導、家庭主動盡責、社會有效支持的協同育人新格局。三要推動基礎教育在公平、品質上取得新突破。義務教育要突出“優質均衡”,學前教育要突出“普惠發展”,高中階段學校要突出“多樣化”,持續把“雙減”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四要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實施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加快推動“雙高”建設,深化産教融合、産學合作,培養更多支撐遼寧産業發展的高技能人才。五要推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取得新突破。完成全省首輪“雙一流”建設驗收考核,啟動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和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提高人才培養品質,開展有組織科研,推動教育高水準對外開放,加快把科教優勢轉化為遼寧振興發展優勢。六要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新突破。實施師德師風塑造工程,落實師德違規“零容忍”,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加強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施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工程。七要推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取得新突破。以評價改革牽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推進高校分類評價改革,啟動本科高校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穩步推進藝術類招生改革,平穩推進中考改革,紮實做好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加快推動教育數字化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教;切實保障教育經費投入。

  會上,中國醫科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瀋陽城市學院、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瀋陽市教育局、大連市教育局、葫蘆島市教育局、撫順市順城區先後作了交流發言。

  遼寧省教育廳、省委教育工委領導班子成員出席會議,省教育廳及省招考辦全體同志,各市教育局領導班子成員、各科(處)室負責同志、沈撫示範區社會事業局負責同志,各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各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