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抱朴子內篇》《揚子法言》《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續資治通鑒長編》……近日,“繼往開來、國韻書香”古籍保護與傳承特展在遼寧省圖書館開展,十部“鎮館之寶”級縹緗珍品首次集中亮相。
“圖書館是重要的文化陣地,希望通過展覽的方式,讓古籍活起來,讓大眾近距離接觸到古籍,感受到古籍的生命力,更好地親近歷史、感知歷史,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遼寧省圖書館館長杜希林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讓大家了解遼寧作為一個文化大省的深厚文化底蘊,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
十部古籍珍品 多為海內孤本
特展分為“珍貴古籍”“名山事業”“重煥新生”三個單元。“珍貴古籍”單元以館藏十部鎮館級別古籍為主線,展出包括刻本、活字本、套印本、稿本、抄本等不同的版本類型的四十余部古籍。“此次展出的古籍大多是海內外孤本,版本價值非常高。”遼寧省圖古籍文獻中心專家劉冰介紹。
聊齋志異不分卷 攝影 李佩璇
最受關注的莫過於《聊齋志異》手稿,這是中國古典文學著作中唯一存世的手稿,為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生前手定。除了名著的文學價值、名人手稿的版本價值,手稿本身曾經歷的風雨也讓其今日仍可為人們所見變得尤為難得。清咸豐年間,蒲松齡七世孫曾攜手稿定居瀋陽,並將手稿傳于其子,後被盛京將軍借走半部,而後佚失。剩下的半部手稿歷經磨難、屢遭索求,直到新中國成立後,蒲家後人將這一海內孤本捐獻出來。手稿頁面字跡清秀流暢,無有修改塗抹,有用紅色筆標注出的句讀痕跡,體現出蒲松齡個人的書法風格。經修復,《聊齋志異》手稿現為八冊。
抱朴子內篇二十卷 攝影 李佩璇
《抱朴子內篇》為宋刻本,是此次展覽中版本價值最高、時間最早的古籍。尤為難得的是其完整保存下來多達75字的牌記,明確記錄下了刻書時間、刻書地點、書籍鋪的遷移過程,在印刷史上蜚聲海內外,其內容被譽為“一部《東京夢華錄》”。有趣的是,牌記中提到的“今將京師舊本抱朴子內篇校正刊行,的無一字差訛,請四方收書好事君子幸賜藻鑒”,也是古籍上出現較早的廣告推廣語。
揚子法言十三卷 攝影 李佩璇
《揚子法言》是以問答形式發揚儒家學説的著作,為宋代唐仲友台州刻本,且十三卷齊全。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刻工精湛、字劃峭厲、墨色濃潤,堪稱宋代軍學本的翹楚,書上鈐有清宮“天祿琳瑯”全套璽印。
《續資治通鑒長編》現存最全宋刻本,以編年體記錄了從宋太祖到宋英宗的五朝事,史料十分豐富。
《孔門七十二賢像》為清代宮廷畫師焦秉貞手繪,68幅圖繪有孔子及其弟子門人共73人。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目錄四十卷 攝影 李佩璇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與《四庫全書》《永樂大典》並列為中國古代三部皇家修著大型著作,全書約1.6億字,當年以銅活字印刷了65套,而今存世只有20余套,且大多殘缺不全。省圖正收藏著難得的完整全套,並在此次展覽中展出。
《誠齋四六發遣膏馥》為四六句錦詞秀句集,採用竹紙印製,字近柳體,十分精良,是宋代閩刻的上乘之作。
明代閔繩初的五色套印技術在“閔淩刻”套印書籍中是套色最多、最知名的。此次省圖展出的閔繩初五色套印本《文心雕龍》堪稱明代套版印刷的冠冕之作。
展覽通過模型復原等豐富多樣的手段進行展示 攝影 李佩璇
《新制儀象圖》則以117幅圖記錄了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設計和監督製造的古代觀測天象儀器樣式圖。
縱然歷經歲月磋磨,這些古籍的紙張早已泛黃,但承載著前人思想的墨蹟依舊,仿佛穿越時光與今人對話。
“從這些古籍中我能夠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不同類型的書籍內容既飽含中國文化內涵,又展現出多元交融風采。”慕名從撫順趕來瀋陽看展的觀眾王先生感慨頗多,“這些古籍都是省圖館藏珍品,這也説明遼寧有歷史,遼寧有文化,遼寧有故事。”
遼寧古籍大省 文化底蘊深厚
“這十件古籍珍品是從省圖61萬冊古籍(12萬冊善本)中精心挑選而出的,跨越從漢朝至清朝的歷史時空。”杜希林介紹,“用不同時期的不同代表作品來展示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能凸顯其中的歷史傳承,呈現接續不斷的歷史文脈。”
遼寧是古籍大省,古籍藏量和品質居全國前列,在國家已公佈的6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中,遼寧共有553部古籍精品入選。作為遼寧古籍藏量最豐富的圖書館,省圖現有古籍文獻61萬餘冊,其中善本古籍6200余部、12萬餘冊;普通古籍3.2萬餘部、34萬餘冊。
破損古籍 攝影 黃非
經修復古籍 攝影 黃非
經歷歲月長河,不少古籍存在紙張酸化、斷裂、絮化、霉爛等破損、污損現象,這便需要經驗豐富的修復工匠以高超技藝讓古籍再現往日輝煌。2007年,遼寧省圖書館入選首批國家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省館集聚了一批古籍修復能工巧匠,並用師徒相授的傳習模式,讓傳統技藝薪火相傳;同時通過建立名錄製度,對卷帙浩繁、損毀程度不一的存世古籍進行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分級保存和保護。此次展覽的“名山事業”“重煥新生”兩個單元便集中展示了2007年以來的遼寧古籍保護和修復工作。
如何在保存保護古籍的同時,讓古籍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2017年5月,省圖“中國古籍”數據庫首次在線發佈古籍數字影像101部,隨後又建立“遼寧珍稀古籍數字化閱覽平臺”。截至目前,平臺發佈古籍2500余部全文影像。
“‘天祿琳瑯’清宮珍籍、宋刻本珍籍等都是省圖的特色館藏古籍珍品,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推出不同主題古籍展覽,用古書的力量、科普的方式,讓大眾感受到中國的文化力量、遼寧的文化力量。”杜希林表示。(文 黃非)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