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保“綠水藍天” 2024年瀋陽將開展九大行動、實施54項重點工程
2024-01-19 14:58:4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巍責編:尹紅燕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進程加快、重點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生態環境品質穩步提升……2023年,瀋陽生態環保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2024年,瀋陽將開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等九大行動,實施54項重點工程,力保城市“綠水藍天”。

2024年瀋陽將開展九大行動 力保“綠水藍天”_fororder_環境局發佈會1

發佈會現場 攝影 于鎔嘉

  1月19日,在瀋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瀋陽市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12+1”賽道2023年工作亮點及2024年重點工作安排情況系列新聞發佈會上,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晨宇介紹了相關情況。

2024年瀋陽將開展九大行動 力保“綠水藍天”_fororder_環境局發佈會2

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晨宇介紹相關情況 攝影 于鎔嘉

  2023年部分工作取得較大突破

  2023年,瀋陽市生態環境局聚焦賽道8大行動,明確51項重點任務、99項具體舉措,圓滿完成生態文明建設專項行動年度工作任務。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進程加快。瀋陽集中式風電項目在建規模210萬千瓦,超過以往歷年總和;光伏發電項目新增並網裝機約37萬千瓦,年度新增規模同比增長216.5%。瀋陽在國家四部委開展的2022年度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績效考核中被評定為A級,是全國6個清潔取暖省會城市中唯一獲評A級的城市。

  重點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2023年瀋陽共培育國家級綠色製造企業12戶、省級綠色製造企業43戶,新能源汽車産量13萬輛産值384.4億元,位居全省第一。2023年完成1000座口袋公園建設。

  生態環境品質穩步提升。瀋陽優良天數連續三年達到300天以上,20個國省考斷面累計全部達到Ⅴ類及以上水質,優良水體比例為40%,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生態文明創新示範取得新進展。沈北新區獲生態環境部授予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瀋陽首次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獲全省督查激勵表彰第一名。

  2024年開展九大行動 實施54項重點工程

  今年,瀋陽生態文明建設賽道包含15家責任部門和13個區縣(市),共開展九大行動,實施54項重點工程。

  一是開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推進華潤法庫二期15萬千瓦、華潤遼中15萬千瓦風電項目完成主體施工,新增建設4萬千瓦分佈式光伏電站,開工建設60萬千瓦新型儲能電站項目。對遼中區、新民市等區縣(市)的6個遠郊鄉鎮進行清潔能源集中供熱改造,完成農村煤改潔1.5萬戶、農房節能改造0.4萬戶。推進“電靚瀋陽”工程,力爭完成華潤康平送出等10項風電配套工程。

  二是開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培育綠色製造企業30戶以上,重點實施20個綠色低碳改造項目,完成13家企業清潔生産審核工作,推廣綠色低碳技術25項以上。新能源汽車産業規模力爭達到320億元。新能源産業集群産值爭取達到100億元。

  三是開展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新增211萬平方米,實現中國(瀋陽)智慧建造産業園及其子園區入駐企業70家以上,新增清潔能源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以上。新增建設口袋公園300座。全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比例達到5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保持在35%以上,康平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投入運行。

  四是開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行動。地鐵3號線西段具備通車條件,累計完成20座車站主體結構施工,優化調整公交線路20條。建設完成鐵西寶馬東公共交通樞紐,在皇姑區等地的公交停車場建設完成充電終端不少於100個,重點地區新增停車泊位3萬個以上。市區出租汽車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比例達到100%,淘汰1500台老舊柴油貨車運輸資質。

  五是開展全面節約能源資源行動。全社會單位GDP能源消費量下降率不低於3.2%;全市綜合能源消費1000噸標準煤以上新建(改擴建)産業項目,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費量不超過0.45噸標準煤/萬元。全市新增再生資源回收站點150個,升級改造分揀中心1個,8種主要再生資源回收量達到265萬噸;再生資源加工利用與再製造産業總産值達到20億元以上。

  六是開展環境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完成臭氧“夏病冬治”工作,2024年瀋陽市環境空氣品質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確保全市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53%以上,持續消滅劣Ⅴ類水體。全市“無廢細胞”數量達到200個,提前完成“十四五”工作目標。

  七是實施生態安全保障行動。2024年底前,力爭各類環境違法案件發現查處率達到100%,20個在用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100%達標,農業外來入侵植物綜合防控率達到85%以上。

  八是開展生態系統保護修復行動。2024年底前,實施人工造林1萬畝、退化林修復10萬畝,完成跡地還林任務3萬畝,完成120萬畝濕地保護工作,推進康平縣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項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平方公里,力爭水土保持率達到85.54%。

  九是開展生態文明改革創新行動。2024年底前,推動至少2個區縣(市)規劃通過省生態環境廳評審並頒布實施;創建碳達峰試點城市建設全面啟動,開展4處林下複合經營試點,落實集體林權改革;全年新增綠色領域貸款投放100億元。(文 于鎔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