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慈善公益築文明、清明寄情暖沈城”暨“殯儀服務進社區、移風易俗惠萬家”大東區啟動儀式在瀋陽市大東廣場舉辦。
此次活動由瀋陽市民政局、瀋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瀋陽市福利彩票中心、大東區民政局、瀋陽市殯葬協會協辦,旨在深化殯葬改革,倡導文明祭祀新風尚。
啟動儀式 攝影 馬靜
活動現場亮點紛呈,全面展示了瀋陽市在推進移風易俗、構建綠色殯葬體系方面的成果。現場公佈了“惠民殯儀進社區示範單位”名單,12家惠民殯儀服務機構獲此榮譽。這些機構承諾推出2560元基礎治喪服務套餐,包含遺體接運、告別儀式等六項核心服務,並遵循“三零三公開”標準,確保服務透明、消費公正。
10個社區被評為“示範社區” 活動現場 攝影 馬靜
同時,大東區10個社區被評為“示範社區”,來自北苑社區、白塔社區等社區的代表接受授牌,標誌著殯儀服務網絡進一步向基層延伸。遼寧觀陵山藝術園林公墓有限公司現場捐贈200個生態葬墓位,價值116萬元,助力綠色殯葬推廣。此外,瀋陽陶然寢園有限公司等六家企業聯合捐贈3萬元,專項用於200個社區的文明祭祀創新項目,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惠民殯儀服務機構宣誓 攝影 馬靜
瀋陽市民政局副局長鄒吉東在致辭中強調,殯儀服務進社區是落實為民服務行動的關鍵舉措。未來,瀋陽將通過“誠信紅黑榜”加強行業監管,並利用福彩公益金支持海葬補貼等惠民項目。活動的最後,省市領導共同啟動“文明祭祀”裝置,標誌著瀋陽殯葬改革開啟新征程。
作為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瀋陽正通過“公益+生態+數字”模式探索移風易俗新路徑,為傳統節日賦予時代意義,推動殯葬服務更加便民、惠民、綠色。(文 馬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