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楊薇
中醫名醫專家現場義診、針灸推拿等中醫療法現場體驗、中醫健康養生知識現場學習,更有中醫藥文創現場展銷。
4月30日至5月2日的18時至21時,“遼寧省第二屆中醫藥文化夜市——瀋陽站”暨“國粹岐黃、健康瀋陽——春來話養生”中醫藥文化主題活動將在瀋陽奧體中心體育場啟動。
4月23日,遼寧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袁佺、瀋陽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濤在新聞發佈會上分別介紹了活動的相關情況。
眾多中醫專家為市民健康“把脈”
遼寧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袁佺介紹情況 攝影 楊薇
袁佺介紹道,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最新要求,本屆中醫藥文化夜市定名為遼寧省第二屆中醫藥文化夜市。
“2024年,遼寧中醫藥大學黨委統籌規劃,于8月8日至8月10日創新舉辦‘岐黃惠沈城、健康夜市行’遼寧中醫藥大學首屆中醫藥文化夜市,9月8日舉辦遼寧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夜市——膏方活動。”袁佺表示,中醫藥文化夜市和膏方活動共吸引20余萬沈城市民、外地遊客和海外朋友參加。遼寧中醫藥大學與13家企業、2所學校建立了合作關係。
“遼寧省第二屆中醫藥文化夜市——瀋陽站”將設置醫療、健康養生、文創、産業4個板塊,共15個功能區。
其中,醫療板塊設有“義診區”“中醫特色療法和傳統療法體驗區”“針灸推拿體驗區”三大主題展區,提供名醫大家望聞問切、中醫適宜技術體驗等中醫傳統及特色醫療服務。遼寧中醫藥大學及4所直屬附屬醫院、多家市級醫院每天有近200位義診專家為市民提供各個維度的健康諮詢及診療服務。專家級別為全國師承指導老師、省名中醫、全國優才、省優才、市名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等。同時,現場還提供針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醫特色療法體驗。
健康養生板塊設有“中藥相關産品展示體驗區”“藥食同源産品品鑒區”“中醫藥保健功法訓練區”“急診急救演示區”四大主題展區,集中展示各附屬醫院院內“明星”製劑及中醫藥功能性膳食茶飲,現場教授中醫養生保健功法及急診急救“保命”技能。
文創板塊設有“中醫藥文創産品展示區”“中醫藥傳統技藝體驗區”“青少年中醫藥文化體驗區”“中醫藥學習輔導諮詢區”“中醫藥文化展示區”五大主題展區,通過手作體驗、互動遊戲、教育諮詢等環節開展中醫藥科普,播撒中醫藥文化的火種。
産業板塊設有“遼寧地産藥材展示區”“中醫藥企業大健康産品展示體驗區”“中醫藥健康服務與旅遊産業融合區”三大主題展區,帶市民領略蓬勃發展的中醫藥産業生態,感受“遼藥”之美。
瀋陽各大醫院準備充分
瀋陽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濤介紹情況 攝影 楊薇
李濤在介紹中提到, 2024年瀋陽市衛健委制定了《國粹岐黃 健康瀋陽——中醫藥文化系列主題活動方案》,“秋韻養身心、冬補藏安康”系列主題活動火爆出圈,國家及省、市51家媒體聯動宣傳,全網瀏覽量627萬次,近40萬名群眾受益,得到沈城百姓充分認可。
此次除省、市17家醫療機構外,40余家中醫藥企業也將共同參與活動。
李濤著重介紹了瀋陽各家醫院的準備情況。
瀋陽市中醫院針對體重管理,從根源破解代謝難題;瀋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針對常見皮膚病,提供個性化診療方案;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以“中醫+眼科”為核心,面向青少年近視、幹眼症人群及中老年眼病患者,提供個性化、精準化中醫特色服務;瀋陽市安寧醫院運用中醫調和理念,融合現代監測與多元療法,助力睡眠障礙患者有效改善睡眠品質等等,通過現場諮詢問診,讓市民切實感受中醫診療的獨特魅力。
瀋陽市骨科醫院現場提供耳穴貼壓與穴位貼敷體驗,用於治療頸椎病、關節炎等慢性疾病。
瀋陽市肛腸醫院開展針灸、拔罐,調理胃腸功能,保持人體陰陽平衡;瀋陽市兒童醫院現場展示小兒推拿手法,提供耳穴壓豆等服務,各級專家還會提供健康飲食指導、養生保健諮詢等。
瀋陽市中醫養生專家隊伍將開展健康講座,內容涵蓋中醫四季養生、八段錦教學、經絡養生操等實用知識,並在現場發放精心編制的健康知識手冊,提高市民的中醫健康素養。
活動上還將集中展示瀋陽本地具有特色的中醫藥文創産品,如茯苓餅乾、創意香囊等藥食同源的茶飲、藥膳,將中醫藥文化與現代創意相結合,吸引年輕群體對中醫藥的關注。廣大市民朋友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參與。
叫響“國粹岐黃、健康瀋陽”中醫藥文化品牌
下一步,瀋陽市衛生健康委將重點構建“1+4+N”框架體系,叫響“國粹岐黃、健康瀋陽”中醫藥文化品牌。
“1”即1個街區常態。擬打造1個常態化中醫藥文化街區“岐黃文化街”,激活夜經濟國潮新風,推動中醫藥産業鏈延伸發展。
“4”即四季專場引領。每年結合四季節氣舉辦4次中醫藥文化專場活動:春令——春來話養生、夏令——岐黃送清涼、秋令——秋韻養身心、冬令——冬補藏安康。主會場活動由遼寧中醫藥大學主辦,分會場活動由瀋陽市中醫院、瀋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等承辦,引領中醫藥文化傳播。
“N”即N個主題賦能。由市衛生健康委牽頭,市直各部門配合,各區、縣(市)政府落實,通過不同地區同時開展多個主題活動等方式,強化中醫藥文化賦能。(文 楊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