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首創電力設施保護見義勇為認定獎勵機制 構建電力安全社會共治新格局
2025-04-23 16:58:4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非責編:蔣碩

  目前在遼寧,外賣騎手、社區居民、田間農戶等普通群眾的護電行為,也能申報見義勇為認定啦。

  4月23日,遼寧省見義勇為基金會與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遼寧電力”)召開電力設施保護見義勇為工作啟動會議,聯合印發《加強電力設施保護見義勇為認定獎勵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同步發佈《遼寧省電力設施保護行為獎勵工作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

  這是國內首個將電力設施保護納入見義勇為範疇的省級規範性文件,標誌著遼寧省在電力安全社會共治領域邁出突破性一步,為全國同類工作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遼寧經驗”。

遼寧首創電力設施保護見義勇為認定獎勵機制 構建電力安全社會共治新格局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423135057_副本

會議現場 供圖 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

  《方案》首次將電力設施保護行為納入見義勇為認定體系,明確對“制止危害電力設施安全行為”“搶險救災中保護電力設施”等突出表現的非電力從業人員,給予見義勇為認定及獎勵。《方案》聚焦“平安遼寧”建設,創新性建立“縣級申報、市級認定、省級備案”三級審核機制,規範申報途徑、審批程式及獎勵標準。

  配套出臺的《細則》以五章二十二條細化操作流程,涵蓋適用人群、認定依據、物質獎勵標準(如最高可參照省級見義勇為獎勵標準執行)等核心內容,將保護電力設施作出較大貢獻、突出貢獻、特別重大貢獻的個人和群體,納入見義勇為行為確認表彰範圍,並創新設立“鼓勵貢獻獎”“一般貢獻獎”“較大貢獻獎”“重大貢獻獎”“特別重大貢獻獎”五級獎勵體系,為基層實踐提供了“政策工具箱”。

  《方案》明確,凡“不負有法定約定義務的普通群眾”,在發現電力設施隱患(如桿塔傾斜、竊電行為、保護區內違規作業等)時主動報告、制止或協助搶險,均可申報見義勇為認定。這意味著外賣騎手、社區居民、田間農戶等普通人群的護電行為,都可獲得官方的認可。

  獎勵體系包含榮譽證書、媒體公示等精神褒獎,以及分級物質獎勵——根據護電行為貢獻度,最高可享受與省級見義勇為同等待遇,並納入地方信用體系加分項。例如,成功阻止重大電力安全事故的市民,可獲頒“遼寧省電力設施保護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稱號,事跡錄入地方精神文明建設案例庫。

  全省14個地市供電公司同步開通24小時護電見義勇為專線,接入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實現“發現—申報—核實—獎勵”全流程閉環管理;依託“電力大數據+基層網格”,建立跨部門信息共享平臺,確保每一起護電義舉都能及時響應、規範認定。

  《方案》頒布和《細則》實施後,預計每年可有效降低線路跳閘率10%,有力保障電力供應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這一全國首創的護電見義勇為機制,不僅為遼寧全面振興注入“安全動能”,更有望成為新時代“政企社協同共治”的全國典範。(文 趙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