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大連市普蘭店區墨盤街道的田野宛如一幅生機勃勃的畫卷。曾經雜草叢生、一片荒蕪的撂荒地,如今變成一塊塊規整的農田,田邊溝渠蜿蜒伸展,田間花生、玉米、大豆等作物長勢喜人,綠意盎然間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為有效盤活土地資源,提升耕地利用率,今年以來,墨盤街道高度重視圖斑整改復耕工作,以“科技+制度”雙輪驅動,全力構建耕地保護長效機制。在科技監管方面,街道利用無人機進行動態巡航、衛星遙感全域監測,結合網格員常態化摸排,實現對耕地資源的全方位、無死角監管;同時深度應用大連市智慧耕保系統,為排查出的撂荒地、“非農化”“非糧化”地塊建立“一地一檔”數據庫。在制度保障方面,街道建立了嚴格的三級管護責任制,明確街道、社區、網格三級主體的管護職責,同時完善考核獎懲機制,對耕地保護成效顯著的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導致耕地被侵佔、撂荒的嚴肅追責,以健全的制度體系為耕地保護提供堅實保障。
為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墨盤街道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入戶宣傳等形式,廣泛宣講耕地保護政策。在石嶺社區開展的“陽光勸改”行動中,成功引導村民自發整改撂荒地6畝。同時,嚴格執行三級管護責任制,由村“兩委”成員包片、村民組長包戶、網格員包地塊,每週開展不少於2次巡查,嚴防土地二次撂荒。
截至目前,墨盤街道已完成67畝撂荒地復耕整治,並種植了花生、玉米、大豆等農作物,預計可增收糧食40余噸,昔日荒蕪的土地重新煥發生機。街道辦事處主任于吉龍介紹:“我們堅持分類施策、精準發力,針對不同地塊特點制定差異化整治方案。在王山頭社區,集中調配挖掘機、旋耕機等大型農機設備,僅用4天就完成了22.5畝連片撂荒地的整治工作。”
下一步,墨盤街道將繼續深化“智慧耕保”管理系統應用,整合衛星遙感、電子耕保APP等技術手段,構建更加完善的耕地保護監管體系,為保障糧食安全、推進鄉村振興築牢堅實根基。(文 楊連蘭)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