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渾南院區普通外科(肝膽胰)葛金年副教授團隊,成功為一名膽管末端癌患者實施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為患者解除了病痛。
外市的馮先生(化名)因皮膚、鞏膜黃染進行性加重,伴隨皮膚瘙癢及陶土樣便等症狀,在當地醫院檢查發現膽總管下端佔位,病情不容樂觀。不久前,馮先生在家人陪伴下轉至中國醫大一院進一步診療。
葛金年副教授接診後,為患者完善相關檢查,初步診斷為膽管末段佔位性病變,考慮膽管末端癌可能性大。膽管末段癌是惡性程度較高的消化系統腫瘤,進展迅速,若錯過手術時機,預後極差。但當時患者情況危急,梗阻性黃疸合併膽道炎性反應嚴重,總膽紅素水準接近正常值的60倍,基礎狀態不佳,近一個月體重減輕約5公斤,進食和睡眠都受到很大影響,此時若貿然手術極易引發急性肝功能不全,後果嚴重。
面對這一棘手情況,葛金年副教授團隊科學制定治療方案,經與介入治療科會診,先採用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術(PTCD)為患者進行減黃治療,排出阻塞的膽汁及炎性滲出物。20天后,患者肝功能明顯好轉,總膽紅素及直接膽紅素水準顯著降低,團隊隨即為其開展綜合評估,決定限期進行手術治療。
醫生在機器人輔助下進行手術 供圖 中國醫大一院
膽管末段癌的常規手術治療方法是胰十二指腸切除術(Whipple手術)。該手術需要切除部分胃、肝外膽管、空腸、膽囊、胰頭及十二指腸,並將剩餘組織與腸道組織吻合以重建消化道功能。由於涉及器官多、解剖關係複雜、吻合重建難度大、手術風險高,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被譽為普通外科手術“皇冠上的明珠”。考慮到患者希望創傷小、恢復快的需求,經過詳細的個體化評估和充分的術前討論,葛金年副教授團隊決定採用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實施微創手術。在麻醉科和手術室的密切配合下,手術圓滿成功。
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此次手術僅留下5個1cm-2cm的小切口,替代了原本15cm左右的切口;機械臂操作的精準靈活減少了術中出血,在提高手術品質、減輕患者痛苦、加速恢復等方面優勢明顯。(文 馬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