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今年主題為“培養健康生活方式,築牢家庭健康基石”。9月8日,瀋陽市衛生健康委聚焦秋季疾病發生特點,在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瀋陽市衛生監督所)召開“健康生活方式與秋季養生”新聞發佈會。
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瀋陽市衛生監督所)、瀋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瀋陽市第七人民醫院等多家醫療(公衛)機構專家,圍繞季節性疾病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糖尿病足防護、骨科疾病養護及學生心理健康五大熱點,帶來專業解讀與實用指南。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楊薇
預防慢性疾病 從“三減三健”入手
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瀋陽市衛生監督所)慢性病防制部全民健康管理室主任、主任醫師王路表示,“三減三健”即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作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的核心內容,對於提升國民健康水準、預防慢性疾病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王路表示,人均食鹽攝入量不超過每日5克的推薦量,能有效降低血壓水準,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減油有助於預防肥胖和高脂血症,建議居民使用控油壺,控制每人每天烹調用油量不超過25至30克;控制每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對預防肥胖、糖尿病等疾病意義重大。
而“三健”口腔健康則包括口腔健康、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市民應踐行“三減三健”的健康生活方式,從每一個生活細節做起,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心腦血管疾病進入高發季節 三類人群需警惕並做好四項防護
隨著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晝夜溫差加大,心腦血管疾病進入高發季節。相關數據顯示,近期全市心腦血管疾病急診接診量較夏季增長約20%,其中老年人、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佔比超60%。
瀋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心血管一科主任、主任醫師馬晶茹提醒市民關注身體信號,做好健康防護。
氣溫波動成重要誘因,馬晶茹提醒60歲以上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患者,長期吸煙、熬夜、缺乏運動者這三類人群需重點警惕。
市民要從生活方式、健康監測、飲食調理、運動管理四個維度做好防護。一是做好保暖,避免溫差刺激。深秋時節,避免室內外溫差超過8℃,減少頻繁進出溫差較大的場所。二是加強監測,控制基礎指標。三是合理飲食,減少血管負擔。四是適度運動,增強血管彈性。建議上午9點以後,氣溫回升穩定時進行運動。
心腦血管疾病發作具有“急、危、重”特點,出現以下症狀需立即就醫:突發胸痛,伴有胸悶、出汗,休息5分鐘後無緩解;單側肢體無力或麻木,説話含糊不清,視物模糊;血壓突然升高至180/110mmHg以上,伴有劇烈頭痛、噁心嘔吐。
秋冬季節是糖尿病足高發季節 “控好指標+注意足部護理”是關鍵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的也是治療費用最高的慢性並發癥之一,是導致患者截肢和(或)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
瀋陽市第七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甘宇稱,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足總截肢率為19.03%,年死亡率為14.4%,截肢後的5年死亡率高達40%。
秋冬季節由於天氣轉涼,交感神經興奮性升高、血管收縮、微循環障礙加重,是糖尿病足的高發季節。甘宇提醒患者要把血糖、血壓、血脂、體重這些代謝指標管控好,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10.0mmol/L。
飲食要定時定量,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的碳水化合物。運動要規律,情緒要穩定,藥物要遵醫囑使用。
高危患者要加強足保護,不要赤腳走路、不穿襪子、不穿鞋子和穿薄底拖鞋;每天洗腳,水溫低於37℃(仔細擦乾,特別是趾間);不用熱水袋、電熱器等物品直接保暖足部;避免自行修剪胼胝或用化學製劑來處理胼胝或趾甲;塗抹潤膚劑;每天換襪子;不穿高過膝蓋的襪子;平剪趾甲,兩側不要有過深弧度。
有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足部有麻木,對熱覺痛覺不敏感;有間歇性跛行症狀,走一段路就腿沒勁兒腿疼;足部怕冷,皮膚溫度低;足部疼痛;足部有紅、腫、熱表現;足部皮膚有破口;腳氣感染;甲溝炎;胼胝和雞眼等等高危足的表現。
骨科疾病較夏季增長近30% “三防三養”護骨骼
秋季氣候由熱轉涼,燥邪當令,晝夜溫差增大,易傷肺津、侵襲筋骨。
瀋陽市骨科醫院軟傷疼痛科主任、主任醫師韓濤結合骨科疾病季節性特點,聚焦頸肩腰腿痛等,分享了秋季骨健康管理領域的實踐與經驗。
秋季晝夜溫差大、空氣濕度變化顯著,是頸肩腰腿痛等骨科疾病的高發期。根據臨床統計,在瀋陽市骨科醫院近期門診中,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肩周炎等骨科疾病患者佔比達65%,較夏季增長近30%。
這一現象與秋季常見的骨科疾病增多趨勢相吻合。分析原因主要為:一是低溫導致肌肉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緩,關節韌帶彈性下降,易引發僵硬與疼痛。二是夏季空調直吹、秋季衣物增減不及時,導致寒濕侵入;久坐辦公、低頭刷手機等不良姿勢加重了頸椎的負擔。三是秋季戶外活動增多,但中老年人盲目登山、年輕人突擊健身易導致關節損傷。
針對秋季軟傷疾病,市骨科醫院提出“三防三養”健康策略。
防寒保暖,護住關鍵部位。防久坐久站,動態調整姿勢。防過度運動,循序漸進強筋骨。營養調養,食補強骨,睡眠養護,修復骨骼疲勞。
中醫適宜技術在秋季骨健康養護中能有效緩解病痛,逐步增強體質,提升身體自我修復能力。如平衡火罐、全息刮痧、耳穴貼壓療法等。
守護學生心理健康 需“學生-家庭-學校”協同
瀋陽市安寧醫院心理康復科主任、主任醫師王會秋認為,學生心理健康並非單一維度,而是涵蓋多方面的平衡狀態。
具體來説,要有良好的認知能力,情緒管理能力至關重要,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
在學生個人層面,要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知識,了解情緒調節、壓力應對等方法;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作息,保證充足睡眠,堅持體育鍛鍊,通過運動釋放壓力;同時,學會主動傾訴,避免問題積累。
在家庭層面,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與情感變化,多給予陪伴與鼓勵;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與學習狀態;家長也應避免將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引導孩子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在學校層面,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開設專項課程;配齊專職心理教師,培訓班主任及學科教師識別心理異常;建立心理輔導室與學生心理檔案,動態跟蹤情況,發現危機及時聯合多方處置。
當學生出現持續情緒低落、睡眠障礙、學習效率大幅下降、不願與人交流時,需及時尋求幫助。如學校無心理教師,還可撥打24小時瀋陽市心理援助熱線,避免因延誤干預而導致問題加重。(文 楊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