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歷史展館 賡續紅色血脈”網絡媒體行:回望悲壯歷史 觸摸“抗爭溫度”
2025-09-09 16:59:3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薇責編:蔣碩

  9月8日,“走進歷史展館 賡續紅色血脈”網絡媒體行第二場活動在瀋陽開展。眾多媒體記者、自媒體創作者齊聚瀋陽,通過實地參觀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瀋陽北大營舊址陳列館以及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深入挖掘紅色歷史,傳播紅色文化,讓那段浴血抗爭的歲月以更鮮活的方式走進公眾視野。

  瀋陽“九・一八” 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前回望悲壯歷史

       進入瀋陽“九・一八” 歷史博物館廣場,一座巨大的“殘歷碑”映入眼簾,上面銘刻著“1931年9月18日”的日期、“夜十時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攻佔北大營……”等字樣,瞬間將人們拉回到那段屈辱而又悲壯的歷史中。

“走進歷史展館 賡續紅色血脈”網絡媒體行:重溫東北抗戰記憶_fororder_媒體行1

瀋陽“九・一八” 歷史博物館“殘歷碑” 攝影 王筱西

  在講解員帶領下,媒體記者們沿著歷史脈絡依次參觀各個展廳,不時駐足凝視,仔細聆聽解説,記錄著每一個重要的歷史瞬間和感人故事。

“走進歷史展館 賡續紅色血脈”網絡媒體行:重溫東北抗戰記憶_fororder_媒體行2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講解員進行講解 攝影 王筱西

  瀋陽北大營舊址陳列館:復原兵營 觸摸“抗爭溫度”

       當日下午,媒體行隊伍來到瀋陽北大營舊址陳列館。

       媒體記者們走進復原的兵營宿舍,看著簡陋的生活設施,仿佛能看到當年東北軍戰士們在艱苦條件下堅守陣地、奮勇抵抗的身影。

“走進歷史展館 賡續紅色血脈”網絡媒體行:重溫東北抗戰記憶_fororder_媒體行3

瀋陽北大營舊址陳列館講解員進行講解 攝影 王筱西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紅色堡壘見證“中流砥柱”

       最後一站,媒體行隊伍來到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這裡見證了中國共産黨在東北地區早期的革命活動和艱苦鬥爭。記者們認真聆聽著講解員講述一個個驚心動魄的革命故事,了解到中共滿洲省委如何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這些故事讓記者們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也更加堅定了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的決心。

“走進歷史展館 賡續紅色血脈”網絡媒體行:重溫東北抗戰記憶_fororder_媒體行4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講解員進行講解 攝影 王筱西

  媒體記者們紛紛表示,通過實地參觀,他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紅色精神的偉大力量。回到工作崗位後,將充分發揮媒體傳播優勢,用文字和鏡頭將這段歷史和紅色精神傳遞給更多人,讓廣大群眾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文 王筱西)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