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獲贈珍貴文物史料
2025-09-15 14:29:29來源:遼望編輯:蔣碩責編:蔣碩

  9月12日,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的“銘記歷史 勿忘九一八——抗戰文物史料捐贈儀式”上,博物館收到珍貴的115件抗戰文物、史料捐贈。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獲贈珍貴文物史料

  瀋陽審判日本戰犯特別軍事法庭證人周化禎外孫邸波,將刊載有1956年審判日本戰犯工作相關內容的1985年9月17日發行《火車頭報》和兩張記錄審判情景的珍貴照片捐贈給博物館。1956年,邸波的外祖母周化禎曾作為證人,在特別軍事法庭上面對日本戰犯,控訴日軍犯下的纍纍罪行,她的證詞為審判提供了有力證據。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獲贈珍貴文物史料

  石槙琦、王添玉和劉巍代表遼寧五僑科技有限公司參加了捐贈儀式,並向博物館捐贈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滿洲駐屯念》影集一冊,內有94張記錄日軍行軍及日常生活的原版照片。日本在武力侵略中國各地的同時,派遣隨軍記者等專職人員進行戰地攝影工作,憑藉當時較為先進的攝影攝像技術,以照片配以簡單説明的形式對戰況進行影像記錄。今天,這本影集作為歷史見證,成為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不可辯駁的罪證,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研究價值。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獲贈珍貴文物史料

  已故瀋陽收藏家閻恩發外孫女,青年詩人、編劇劉一媞,向博物館捐贈其外祖父收藏的《新式民國字典》《小學模範國文大觀》等4本日偽時期偽滿政府出版奴化教育相關書籍。在日本侵略者對中國東北的14年殖民統治中,各種字典、詞典及學校教科書作為學校教育的核心教學材料,成為日本殖民者奴化中國東北人民,尤其是東北地區青少年兒童的重要載體和工具,也成為日本殖民者進行教育侵略的歷史罪證。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獲贈珍貴文物史料

  石家莊精英集團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歷史文獻收藏家詹洪閣專程從石家莊趕來,將珍藏多年的14件抗戰相關文物藏品捐贈給“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此次是詹洪閣第33次向博物館捐贈。自1994年首次捐贈以來,30多年中詹洪閣累計向博物館捐贈140余件抗戰時期文物史料。本次捐贈的是1945年1月21日出版第四卷第十四期《文化先鋒》、1938年11月5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發行《抗戰文藝》等14件抗戰文物史料。他表示,這些珍貴史料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陳列于博物館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教育後人。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獲贈珍貴文物史料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長范麗紅表示,此次捐贈的抗戰題材文物史料揭露了日本的侵華罪行,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對豐富博物館館藏,填補相關文物種類空白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博物館學術研究和改陳布展提供了新的內容和史料支撐。(記者 王笑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