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瀋陽市博才中學111校區舉行以“國慶獻禮,龍出東方,強國有我,申遺先鋒”為主題的升旗儀式,標誌著“守護中華根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活動正式啟幕。
升旗儀式 供圖 瀋陽市博才中學
升旗儀式上,勞動學科教師朱永剛以《見證偉大復興,無愧龍的傳人》為題作主題發言,激發全場師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歷史使命感。
學生參觀龍文化展覽 供圖 瀋陽市博才中學
作為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瀋陽市博才中學教育集團率先啟動“八千年龍文化國慶獻禮校園展”,併發起簽名活動,助力以中國龍文化為代表的紅山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
校園內,龍主題非遺勞動實踐課程如火如荼展開,師生們通過手工製作、藝術創作等形式,沉浸式體驗龍文化的深厚底蘊,用實際行動守護中華文化根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學生參與創作 供圖 瀋陽博才中學
此次活動得到遼沈地區考古工作者及多位非遺傳承人的鼎力支持。于啟全、宋延軍、鄂建燁、楊柳、欒海燕、范培發等東北地區非遺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及知名藝術企業家攜龍文化主題藝術作品亮相校園,與博才中學師生歷年創作的龍主題文創作品交相輝映。
展覽現場,玉雕龍紋、剪紙龍形、陶瓷龍器等作品栩栩如生,展現了中華龍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時代新風。
瀋陽市博才中學黨委書記趙晶茹表示:“守護中華根脈,鑄牢共同體意識,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我們將以實際行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教育力量。通過系列活動和課堂教學,引導師生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激勵全校師生爭做教育強國的使命先鋒。”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場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瀋陽市博才中學以龍文化為紐帶,將愛國主義教育、非遺傳承與勞動實踐相融合,點燃了師生的文化自信與家國情懷。(文 王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