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建築大學東貿庫遷移再建項目”獲城市更新設計全國優秀案例
2025-10-13 16:43:5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琪責編:蔣碩

  近日,由瀋陽建築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負責設計與實施的“瀋陽建築大學東貿庫遷移再建項目”,在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城市更新分會組織的“2025城市更新設計案例展評活動”中獲評優秀案例。

       該項目以其在歷史建築保護、綠色低碳技術與校園空間再生方面的創新實踐,贏得了評審專家的高度認可。此次案例徵集活動共收到來自全國71家單位的申報案例323個,經初步篩選,190個設計案例入圍展評活動,最終評選出45個優秀設計案例和65個佳作設計案例。

瀋陽建築大學東貿庫遷移再建項目斬獲全國優秀案例_fororder_東貿庫1

項目外觀 供圖 瀋陽建築大學

  東貿庫原為始建於1950年的瀋陽儲運集團公司第一分公司倉庫,是東北地區重要的工業遺産,承載著深厚的城市記憶。2020年,瀋陽大東區政府將其23號庫捐贈給瀋陽建築大學,于2021年啟動遷移再建工作,開啟了從工業遺存向教育科研空間轉型的煥新曆程。

  項目由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張伶伶教授策劃指導,建築與規劃學院院長黃勇教授帶領學院師生團隊,歷時四年完成了遷移、改造與功能重塑。項目選址于校園甲三庭院,建築面積2042平方米,以30×30米大空間多功能廳為核心,融合實驗、展示與教學等功能,現已成為寒地人居科學綠色低碳示範驗證中心。

瀋陽建築大學東貿庫遷移再建項目斬獲全國優秀案例_fororder_東貿庫2

項目內景 供圖 瀋陽建築大學

  在設計策略上,項目秉持“傳承創新、功能創新、技術創新”三大理念,既保留原有紅磚外墻與木屋架結構,又通過增設鋼桁架、周邊腔體和採光天窗等低碳技術,實現歷史與現代的平等對話,營造出通透明亮、舒適節能的教學科研空間。

  項目自2025年初建成以來,已承辦多項重要學術活動與參觀接待工作,包括建築學專業教育評估視察、“D1説”創始論壇、學院畢業典禮和開學“入門授冠”儀式等,充分展現了其在建築教育、綠色技術與文化傳承方面的綜合價值。

  此次獲評城市更新設計優秀案例,不僅體現了建築與規劃學院在城市更新與遺産保護領域的技術創新實力,更彰顯了瀋陽建築大學在推動建築教育發展、服務城市文化傳承方面的社會責任與擔當。項目為全國高校的歷史建築活化利用提供了成功範式,也為遼沈地區的城市更新實踐提供了借鑒。(文 楊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